中医古籍
  • 巫山淫羊藿

    别名

    千两金、干鸡筋。

    英文名

    Epimedii Wushanensis Herba。

    药用部位

    来源于小檗科植物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T.S.Ying的干燥叶。

    植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株高50~80厘米。根状茎结节状,粗短。一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叶片革质,小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9~23厘米,宽1.8~4.5厘米,叶背面具柔毛或无毛,叶面无毛,先端渐尖或长渐尖,边缘具刺齿.基部心形,顶生小叶基部具均等的圆形裂片,侧生小叶基部的裂片偏斜,内边裂片小,圆形,外边裂片大,三角形,渐尖,上面无毛,背面被绵毛或秃净,叶缘具刺锯齿,花茎具2枚对生叶。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厘米,偶达50厘米,具多数(25~70)花朵,花序轴无毛,花梗长1~2厘米,疏被腺毛或无毛,花淡黄色。直径选3.5厘米,萼片2轮,外萼片近圆形,长2~5毫米,宽1.5~3毫米,内萼片阔椭圆形,长3~15毫米,宽1.5~8毫米。先端钝,花瓣呈角状距,淡黄色。向内弯曲,基部浅杯状.有时基部带紫色,长于内侧萼片,长0.6~2厘米,雄蕊长约5毫米,花丝长1~1.5毫米,花药长约4毫米,瓣裂,裂片外卷,雌蕊长约5毫米,子房斜圆柱状,含胚珠10~12枚。蒴果长约1.5厘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300~1700米的林下、灌丛、草丛或石缝中。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

    采收加工

    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

    性状

    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9~23厘米,宽1.8~4.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边缘具刺齿,侧生小叶基部的裂片偏斜,内边裂片小,圆形,外边裂片大,三角形,渐尖。下表面被绵毛或秃净。近革质。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甘。归肝经、肾经。

    功能主治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煎汤服。用治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绝经期眩晕。

    药理作用

    巫山淫羊藿多糖多相脂质体灌胃,能提高老龄小鼠红细胞、肝组织等抗氧化能力,能提高老龄雄性大鼠、小鼠学习记忆行为,抵制老龄小鼠脑及全血胆碱酯酶活性。

    化学成分

    部分含黄酮类成分:淫羊藿黄酮苷及巫山淫羊藿黄酮苷,宝藿苷Ⅰ、Ⅱ、Ⅵ,柔藿苷,槲皮素-3-半乳糖苷,槲皮素-3-鼠李糖苷,淫羊藿属苷,8-异戊烯基山柰酚-4'-甲氧基-3-[木糖基(1-4)鼠李糖苷]-7-葡萄糖苷;此外尚含钙等无机 元素。

    注意

    阴虚而相火易动者禁服。

    相关药方

    治阳痿:巫山淫羊藿9克,土丁桂24克。鲜黄花远志30克。鲜金樱子60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摘录

    其他

    摘录其他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ū Pí Wā别名癞皮蛙英文名toad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蛙科动物粗皮蛙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arugosa (schlegel).采收和储藏:夏季捕捉,捕得后,洗净,鲜用或烘干。生境分布生态......
  • 拼音注音Cū Cāo Fènɡ Wěi Jué别名井口边草[云南]来源蕨类凤尾蕨科粗糙凤尾蕨Pteris laeta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西南地区。性味微苦、淡,寒。功能主治消炎止痢,舒筋接骨。主治慢性肝炎,痢疾;腰背痛,骨折。......
  • 拼音注音Cū Kānɡ Chái别名香桂树、香檀、痢灵树、吕宋楸荚粉[腺体粉末]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Muell.-Arg.,以果实表面的粉状毛茸和根入药。根随时可采,腺毛及毛......
  • 别名皱柄羊肚菌、粗腿羊肚菌、羊肚菜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粗腿羊肚菜Morchella crassipes (Vent.)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春夏之交雨后产生于混交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益肠胃,化痰理气。用于......
  • 拼音注音Cū Jīnɡ Luó Guō Dǐ别名锣锅底、蛇莲、曲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异叶赤瓟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ladiantha hookeri C.B Clarke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