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羊蹄暗消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蹄暗消拼音注音Yánɡ Tí àn Xiāo别名

    蝴蝶暗消、藤子暗消、苦胆七、燕子尾

    来源

    西番莲科月叶西番莲Passiflora altebilobata Hemsl.,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健胃,理气,除湿。主治腹痛,腹胀,腹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肝炎。鲜叶外用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羊蹄暗消拼音注音Yánɡ Tí àn Xiāo别名

    蝴蝶暗消、藤子暗消、苦胆七、燕子尾

    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为西番莲科植物月叶西番莲根、茎。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杂木林中。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2~5米。根木质,多分枝。茎圆柱形,有细纵条纹,节上有卷须。单叶互生,2深裂,深裂达叶长的2/3,轮廓为月牙形,长约4厘米,宽约2.5厘米,中脉延伸成一小突尖。花单生或两朵腋生,花大而美丽,绿白色。浆果圆球形,肉质,直径约1.5厘米,黄绿色,外有白条纹。花期夏季。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健胃,理气,止泻。治消化不良,胃痛,腹痛,腹胀,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羊蹄暗消拼音注音Yánɡ Tí àn Xiāo别名

    蝴蝶暗消、藤子暗消、苦胆七、燕子尾。

    英文名Butterfly Passiflora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西番莲科植物月叶西番莲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siflora altebilobata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500mm的山谷、水旁或向阳山坡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及西南部。

    原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2-5m。根本质,多分枝。茎圆柱形,有细纵条纹,节上具卷须。叶互生;2深裂达2/3,形成2披针形的裂片,轮廓近月牙形,长3.5-6cm,宽2.5-4.5cm,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中脉延伸成一小突尖。聚伞花序具短柄,有2-6朵花;花绿白色,直径7-10mm;萼片5,被毛;花瓣5,长3-6mm;副花冠裂片2轮,丝状;雄蕊5,花丝分离。浆果近球形,直径1-1.5cm,黄绿色,光滑,具白色脉纹。花期4-5月。

    性味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消食健胃;除湿止泻。主脘腹痛;腥胀腹泻;消化不良;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肝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ì Huánɡ Bò Jīnɡ Yè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茎叶。7~10月采。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寒。“功能主治①《峨嵋药植》:“粉末治黄水疮。煎水服,治虫牙、火牙。“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
  • 拼音注音Cì Huánɡ Qín别名十大功劳、老鼠刺、刺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大叶刺黄柏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honiafargesiiTakeda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旁或丛林中......
  • 《中药大辞典》:刺黄连拼音注音Cì Huánɡ Liá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假豪猪刺的根及茎皮。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沟旁、河岸或山坡。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原形态常绿灌木,高0.5~1.5米,茎直立,灰黄色,具棱;刺......
  • 拼音注音Cì Chǐ Fènɡ Wěi Jué别名半边双、半边旗英文名all-grass of Disparate Brake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刺齿凤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d......
  • 拼音注音Cì Lónɡ Yá别名刺老牙、鹊不踏、刺老鸦、虎阳刺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根皮和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elata(Miq.)Seem.[Dimor-phanthus elatus Miq.;A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