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华石龙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石龙尾别名

    蛤胆草、华石龙尾、过塘蛇

    来源

    玄参科中华石龙尾Limnophila chinensis (Osb.) Mer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

    微甘、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治水肿,结膜炎,风疹;外用治天疱疮,毒蛇、蜈蚣咬伤。

    用法用量

    鲜全草1~2两,水煎服。外用鲜全草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华石龙尾拼音注音Zhōnɡ Huá Shí Lónɡ Wěi别名

    蛤蟆草、华石龙尾、过塘草、风肿草

    英文名all-grass of Chinese Marshweed出处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中华石龙尾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nophila chinensis (Osbeck) 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旁、山谷、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20cm。除叶和花冠外全株密被多细胞柔毛。根状茎长,下部匍匐而节上生根,茎上部单一或自基部分枝。叶对生,偶3-4枚轮生;无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稀为匙形,长5-53mm,宽2-15mm,先端钝,基部抱茎,边具锯齿,背面有小腺点。花单生叶依或为少花的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直挺,长3-15mm;小苞片长约2mm;花萼钟状,长约6mm,5裂,裂片三角状钻形;花冠紫红色、蓝色,稀为白色,长10-15mm,上唇浅2裂,下唇3裂;雄蕊4,花室稍分离。蒴果宽椭圆形,两侧扁,长约5mm,浅褐色。花、果期10月至翌年5月。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水肿;结膜炎;风疹;天疱疮;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鲜品30-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甘、苦,性凉。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用于水肿、结膜炎、风疹、天疱疮、毒蛇、蜈蚣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刺花叶拼音注音Bái Cì Huā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刺花“条。化学成分叶含香叶木甙。性味《贵州草药》:“苦,平。“功能主治《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毒肿。“用法用量外......
  • 《中国药典》:白前拼音注音Bái Qián别名鹅管白前、竹叶白前英文名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 (Decne.) Schltr. ex Lev......
  • 拼音注音Bái Lè别名五加皮、鹅掌楸、三叶五加、刺三甲英文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e Root-bark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勒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Merr. 的根皮。夏、秋季采挖根......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千层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别名玉树、千层皮来源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以树皮及枝叶入药。全年可采,阴干。性味叶:辛,微温。皮:平。功能主治叶:芳香解表,祛......
  • 《中药大辞典》:白千层叶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片,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1~1.5%,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占50~65%,其次为松油醇、醛类等。性味辛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