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艾叶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艾叶散处方

    鹤虱、艾叶、榼藤子、白胶香各等分。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漏疮。

    用法用量

    用瓦饼子内烧烟,熏患处。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圣惠》卷九十三:艾叶散别名

    艾香散

    处方

    艾叶半两(微炒),黄连半两(去须,微炒),木香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诃黎勒3分(煨,用皮),干姜1分(炮裂,锉),龙骨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冷痢,多时不断。

    用法用量

    艾香散(《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圣惠》卷三十七:艾叶散处方

    干姜2两,阿胶2两,柏叶2两,艾1把。

    功能主治

    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1升,纳马通汁1升,煮取1升,顿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圣惠》卷三十七《圣惠》卷五十九:艾叶散处方

    艾叶1两(微炒),白石脂2两,白术3分,龙骨1两,当归1两(锉,微炒),干姜3分(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久冷痢,食不消化,四肢不和,心腹多痛,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圣惠》卷七十五:艾叶散处方

    艾叶3分(微炒),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芎藭3分,干姜3分(炮裂,挫),当归1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寄生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胎动不安,腹内 (疒丂)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圣惠》卷七十七:艾叶散处方

    艾叶3分(微炒),地榆1两(锉),干姜3分(炮裂,锉),当归1两(微炒),赤石脂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堕胎后,恶物下,四体虚,困闷不能自胜。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淡竹沥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圣惠》卷七十九:艾叶散处方

    艾叶1两(微炒),黄柏3分(涂蜜微炙,锉),赤芍药3分,黄连3分(去须,微炒),地榆3分(挫),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产后脓血痢久不愈,肠胃疼痛,不思饮食,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圣惠》卷七十二:艾叶散处方

    艾叶(微炒)2两,阿魏(捣碎,炒令黄燥)2两,干姜(炮裂,锉)2两,当归(锉,微炒)2两,龙骨2两,黄耆(锉)2两,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月水不断,吃食减少,四肢黄瘦。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圣惠》卷八十:艾叶散处方

    艾叶2分(微炒),当归3分(锉,微炒),白芍药1两,芎藭半两,熟干地黄1两半,续断1两,牛膝半两(去苗),桑耳半两,败酱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产后恶露不绝,脐腹时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生姜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圣惠》卷七十三:艾叶散处方

    艾叶3分(微炒),丹参3分,熟干地黄1两半,黄耆1两半(锉),芎藭1两,忍冬1两,地榆1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崩中五色,及产后余疾。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两,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圣惠》卷七十三:艾叶散处方

    艾叶1两(微炒),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龙骨1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芎藭3分,当归3分(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半,赤石脂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硫黄3分(细研),缩砂半两(去皮)。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赤白带下,日夜不止,身体黄瘦,不思饮食;妇人漏下,淋漓不断。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杏苑》卷八:艾叶散处方

    艾叶、五倍子、白胶香、苦楝根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作香炷。

    功能主治

    漏疮。

    用法用量

    放在长桶内,坐熏疮处。

    摘录《杏苑》卷八《圣惠》卷七十五:艾叶散处方

    艾叶1两(微炒),赤石脂1两半,白茯苓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胎动下血,心烦闷乱。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圣惠》卷六十:艾叶散处方

    白龙骨1两,艾叶半两(炒令微黄),黄耆1两半(锉),地榆1两(锉),枳实1两(麸炒微黄),白芍药1两,熟干地黄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五痔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圣惠》卷五十九:艾叶散处方

    艾叶1两(微炒),黄芩1两,赤芍药1两,地榆半两(锉),当归1两半(锉,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久血痢,小腹结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圣惠》卷六十七:艾叶散处方

    艾叶3分(炒),白芍药3分,熟干地黄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从高坠下,伤于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血出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 杏仁(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姜汁为丸,绿豆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小儿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生姜汤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引《百草镜》:半枝莲饮处方鼠牙半支莲3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肿消痈。主发背,对口,痈肿,疔疮。用法用量上药一味捣汁,陈酒和服。渣敷留头,取汗而愈。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卷五引《百草镜》《纲目拾遗》卷五引《百草镜》:半枝莲......
  • 处方半夏2钱,桂枝2钱,甘草2钱,生姜5片。功能主治少阴客寒下利,脉微弱而咽痛。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7分,徐徐咽之。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处方半夏2两,风化消1两。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脘停伏痰饮,致臂痛不能举,左右时复转移。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五......
  • 别名半湿半热汤处方半夏7分,茯苓7分,白术7分,前胡5分,枳壳(麸炒黄色)5分,甘草(炙)5分,大戟5分,黄芩3分,茵陈3分,当归3分。制法上切细,作1服。功能主治酒疸,身黄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呕,心烦足热,或有症瘕,心中懊憹,其脉沉弦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