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八风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风丹处方

    滑石(细研)、天麻(酒浸),各一两。龙脑(研)、麝香(研),各一分。白僵蚕(微炒)、白附子(炮),各半两。半夏(白矾制)二两,寒水石(火烧通赤.细研.水飞)半斤。

    炮制

    上件药,捣罗为细末,入研者药同研令匀,炼蜜和圆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治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目眩旋运,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呜,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圆,细嚼,温荆芥汤下,茶清亦得,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八风丹别名

    八风丸(《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

    滑石(细研)天麻(酒浸)各30克 龙脑(研)麝香(研)各0.3克 白姜蚕(微炒)白附子(炮)各15克 半夏(白矾制)60克 寒水石(火烧通赤,细研,水飞)250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细末,人已研药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头晕目眩,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鸣,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食后温荆芥汤或茶清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扁鹊心书·神方》:八风丹处方

    大川乌(炮)4两,荆芥穗4两,当归2两,麝香(另研)5钱。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手足顽麻,言语謇塞,口眼斜。

    用法用量

    服八风汤,再服此丹,永不再发。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杨氏家藏方》卷二:八风丹处方

    附子(去皮脐)半两,川乌头(去皮脐,炙)半两,草乌头(去皮尖)半两,白附子半两,半夏半两,天南星半两,香白芷半两,天麻(去苗)半两,川芎半两,细辛(去叶土)半两(并生用),朱砂半两(别研),麝香1钱(别研)。

    制法

    上为细末,入白面5两,和匀,水和为丸,每1两作12丸,阴干。

    功能主治

    体虚有风,痰涎壅盛,头目昏重,口眼牵引,面若虫行,瘫缓诸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食后、临卧茶清或温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局方》卷一:八风丹别名

    八风丸

    处方

    滑石(细研)1两,天麻(酒浸)1两,龙脑(研)1分,麝香(研)1分,白僵蚕(微炒)半两,白附子(炮)半两,半夏(白矾制)2两,寒水石(火烧通赤,细研,水飞)半斤。

    制法

    上为细末,入研者药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目眩旋运,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鸣,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用法用量

    八风丸(《圣济总录》卷十六)。

    摘录《局方》卷一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苍术4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1斤用椒3两,去白炒黄,去椒;1斤用盐3两炒黄,去盐;1斤用好醋1升,煮泣尽;1斤用好酒1升,煮泣尽),何首乌2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用瓦甑蒸。先铺黑豆3升,干枣2升,上放......
  • 处方当归1两,牛膝1两,苁蓉(各酒浸,焙干)1两,虎骨(酒炙黄)1两,真川椒(去目,出汗)1两,川萆薢(盐水煮干)1两,蒺藜(炒,捣去刺)1两,川芎1两,白附子(炮)3分,黄耆(蜜炙)3分,园白南星(炮)3分,何首乌3分,羌活3分,独活3分......
  • 别名神仙九气汤、九气汤、神仙不老汤处方香附子(去尽黑皮,微炒)4两,姜黄(汤浸1宿,洗净,焙干称)2两,甘草1两(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免岚瘴之患。主九气:膈气、风气、寒气、热气、忧气、喜气、惊气、怒气、山岚瘴气,积聚坚牢如杯,心腹刺......
  • 处方象牙末5钱,万年冰(即粪窖年久砖,煅)5钱,青盐3钱,轻粉3钱,密陀僧1钱。制法上为末,用饭捣丸锭子。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插入管内。数日后,其管随药而出,不疼,自然生肌,不用收口药。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 处方白葛花、天门冬、白茯苓、牡丹蕊、小豆花、缩砂仁、葛根、官桂、甘草、海盐、木香、泽泻、人参、陈皮、枸杞。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令人不醉。主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热酒送下。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