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碧霞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碧霞丹处方

    石绿(研.九度飞)十两,附子尖、乌头尖、蝎梢,各七十个。

    炮制

    上将三味为末,入石绿令匀,面糊为圆,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

    治卒中急风,眩运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五种病,涎潮搐搦。

    用法用量

    每服急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圆,更入酒半合温暖服之,须臾吐出痰涎,然后随证治之。

    如牙关紧急,斡开灌之立验。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碧霞丹处方

    石绿(研九度,飞)300克 附子尖 乌头尖 蝎梢各70个

    制法

    后三味为末,入石绿拌匀,面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主卒中急风,眩晕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牙关紧闭,目睛上视,及五种痫病,涎潮搐搦。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薄荷汁80毫升化下,再饮热酒适量,须臾吐出痰涎,然后随证治之。如牙关紧闭,撬齿灌服,立验。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饲鹤亭集方》:碧霞丹处方

    飞青黛 硼砂 人中白(煅)玄明粉 儿茶 薄荷叶 川连 山豆根 天虫 马勃 胆星 金果榄各15克 大梅片4.5克

    制法

    上药共研至无声为度,瓷瓶密收。

    功能主治

    主风火上郁,咽喉糜痛,牙痛。

    用法用量

    用时吹点患处。

    摘录《饲鹤亭集方》《鸡峰》卷十九:碧霞丹处方

    寒水石半两,滑石半两,腻粉半两,粉霜3钱,硇砂3钱。

    制法

    上同研匀,滴水为膏,用湿纸一张裹在内,面1斤和作球,盛药于牛粪熟火内烧面匀翻焦熟为度,取药出,用青黛半两同研,滴水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

    十种水气。

    用法用量

    第1日服3粒,日3次。嚼龙脑或生姜、灯心、木通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九《宣明论》卷十四:碧霞丹处方

    龙脑2钱,麝香2钱,硇砂2钱,血竭1钱,没药1钱,乳香1钱,铜青1钱,硼砂3钱。

    制法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恶眼风赤者。

    用法用量

    每用1丸,新水化开,点之。

    摘录《宣明论》卷十四《理瀹》:碧霞丹处方

    炉甘石(制)2两,黄丹(炒)2两,铜绿8钱,海螵蛸5钱,归尾1钱,没药1钱,血竭1钱,白丁香1钱,硼砂1钱,牙硝1钱,乳香1钱,青盐1钱,轻粉1钱,雄黄1钱,元明粉1钱,胆矾1钱,明矾1钱,朱砂1钱,熊胆1分,冰片3分,麝1分,黄连1两,川芎3钱,当归3钱,赤芍3钱,生地3钱,柴胡3钱,龙胆草3钱,蕤仁3钱,杏仁3钱,蝉蜕3钱,菊花3钱,黄柏3钱,五倍3钱,羌活3钱,防风3钱,木贼草3钱。

    制法

    麝前21味共研细末;后下16味熬膏,槐、柳、桑枝各5钱搅,令条尽为度,去滓入蜜,和前药为丸,蜜不足加阿胶5钱,煎汤和药。

    功能主治

    目内外障。

    用法用量

    临用热水化洗。

    摘录《理瀹》《圣惠》卷八十五:碧霞丹处方

    硫黄半分,腻粉1钱,青黛1分,巴豆7粒(研去油)。

    制法

    上研令细,用软饭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急惊风,小儿膈实涎盛者。

    用法用量

    《普济方》引本方有朱砂一分。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证类本草》卷五引《经验方》:碧霞丹别名

    碧霞丸

    处方

    北来黄丹4两。

    制法

    上筛过,用好米醋半升同药入铫内煎,令干,却用炭火三秤,就铫内煅透红,冷取研细为末,用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吐逆。

    用法用量

    碧霞丸(《赤水玄珠》卷四)。

    摘录《证类本草》卷五引《经验方》《百一》卷十一:碧霞丹别名

    神效碧霞丹

    处方

    巴豆(取肉,去油,别研细)、官桂(去粗皮,研细)、硫黄(去砂石,研细)、白矾(别研细)、青黛(别研细)各等分。

    制法

    于五月1日修治,用纸各裹,以盘一盛,至端午日午时,用五家粽尖和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疟疾。

    用法用量

    神效碧霞丹(《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

    摘录《百一》卷十一《仙拈集》卷二:碧霞丹处方

    千年石灰、独蒜。

    制法

    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

    九种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13丸,烧酒送下;急痛,陈石灰3钱澄清,烧酒送下;胃痛,浓煮小蒜,食饱,勿着盐,黄酒送下即愈。

    摘录《仙拈集》卷二《惠直堂方》卷三:碧霞丹处方

    铜绿1两,蟾酥2钱,巴豆霜1钱,麝5分。

    制法

    上为细末,用蜗牛捣为丸,如米粒大。

    功能主治

    疔疮不疼者。

    用法用量

    刺疮出血,入药粒,膏盖之。

    摘录《惠直堂方》卷三《普济方》卷三七○引《全婴方》:碧霞丹处方

    石绿1两,胆矾半两,白矾1钱,轻粉1钱。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急中卒风,牙关紧急,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5岁每服1丸,生油化下,吐涎立效。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引《全婴方》《儒门事亲》卷十五:碧霞丹处方

    铜绿、白土、芒硝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赤眼暴发,赤瞎。

    用法用量

    每用1丸,白汤研化,洗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全国中成药处方集》(沈阳方):碧霞丹处方

    当归2钱,没药2钱,血竭1钱,白丁香1钱,硼砂1钱,冰片1钱,台麝香1钱。

    制法

    上研极细面,熬黄连膏,和为小丸。

    功能主治

    清热,磨云,退障。主视物不清,于涩难睁,内障眼疾。

    用法用量

    每用1丸,新汲水半盏,瓷器浸汁洗之。

    摘录《全国中成药处方集》(沈阳方)《卫生宝鉴》卷十:碧霞丹处方

    铜绿3钱,枯白矾3钱,乳香1钱。

    制法

    上为末,将黄连熬成膏子,入药,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目赤肿,隐涩难开。

    用法用量

    水浸开洗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局方》卷一:碧霞丹别名

    碧穷丹、碧穹丹

    处方

    石绿(研九度,飞)10两,附子尖70介,乌头尖70个,蝎梢70个。

    制法

    上为末,入石绿令匀,面糊为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

    卒中急风,眩运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五种痫病,涎潮搐搦。

    用法用量

    碧穷丹(《幼科类萃》卷十四)、碧穹丹(《准绳·幼科》卷二)。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碧露丹”。

    摘录《局方》卷一《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二引《经验普济加减方》:碧霞丹处方

    南硼砂5钱(研),硇砂5钱(研),乳香5钱(研),铜绿(研)5钱,螺儿粉5钱,4味入猪胆汁和膏,摊碗内,艾烟熏,就入:轻粉1钱,沙糖1钱,麝香1钱,龙脑半钱,猪胆2个。

    制法

    上为细末,入前碗内相和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诸般病眼,无问久新,昏晕,肿毒,隐涩,翳膜,发赤睛痛,羞明怕日。

    用法用量

    每用1丸,沸汤化1盏,点洗。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二引《经验普济加减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冰片3分,黄柏5分,白矾7分,灯草1钱(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致阴火沸腾,咽喉生疮,声音不出。用法用量吹。摘录《喉科种福》卷五......
  • 处方硼砂(研)、黄柏(晒干)、薄荷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口疮、舌疮。用法用量每服1丸,津液噙化。疮甚者,加脑子(研)。摘录《医方大成》卷八引《澹寮方》......
  • 处方冰片1钱,白药煎8两,玄明粉1两,西砂仁1两,薄荷1两,生草粉1两,白桔梗1两,诃子肉2两,月石2两,柿霜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重5分,阴干。功能主治心肝蕴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声音不清。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时噙化。摘录......
  • 《摄生众妙方》卷九:冰梅丸处方大南星25个(鲜者,切片),大半夏50个(切片,鲜者最佳),皂角4两(去弦净数),白矾4两,盐4两,桔梗2两,防风4两,朴消4两。制法拣7分熟大梅子100个,先将消、盐水浸1周时,然后将各药碾碎入水拌匀,方将梅......
  • 处方青盐4两,朴消4两,小猪牙皂(去弦)4两,白矾4两,甘草4两,桔梗2两,青梅100个,鲜南星(切)35枚,鲜半夏35枚。制法先用青盐、朴消浸梅3日,去核,将余药研入,晒干。功能主治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噙化。摘录《外科集腋》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