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吹耳散

    《中药成方配本》:吹耳散处方

    胭脂炭2钱,广皮炭1钱,龙衣3钱(炒炭),冰片3分,枯矾5分。

    制法

    上研细末,冰片另研和入,约成散4钱。

    功能主治

    清热收敛。主耳流脓水。

    用法用量

    吹耳,或用麻油调滴耳内。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外科傅薪集》:吹耳散处方

    水龙骨(煅)1钱,海螵蛸1钱,飞青黛1钱,枯矾3分,五倍子(炒黄,1钱),黄鱼齿(锻)5分细,薄荷5分,梅片3分,川雅连3分,蛀竹屑3分,石榴花瓣(炙脆)1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耳疳脓水不止。

    摘录《外科傅薪集》《经验方》卷上:吹耳散处方

    生龙骨1钱,大梅片2分,寸香2分,枯白矾2分,广皮1个(煅存性,须重2钱以上者)。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耳内红肿痛痒。

    用法用量

    香油调敷。湿烂臭秽者,燥药吹入。

    摘录《经验方》卷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吹耳散别名

    耳痛散

    处方

    陈皮灰2两,胭脂灰2钱,冰片5分。

    制法

    上药以陈皮、胭脂煅灰存性,各取净末,再加冰片共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内耳生脓,肿痛流水。

    用法用量

    先用棉花将耳内脓水搅净后,再取药少量干掺;或用油调为稀薄液体,滴入耳内。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回春》卷五:吹耳散处方

    干胭脂、海螵蛸、龙骨、枯矾、冰片、密陀僧(煅)、胆矾、青黛、硼砂、黄连、赤石脂减半,麝香少许。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两耳出脓。

    用法用量

    先用绵纸条拭干脓水后,吹入末药。

    摘录《回春》卷五《青囊秘传》:吹耳散处方

    功劳叶(烧炭)、枳壳(烧炭)、梅片少许。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耳脓。

    摘录《青囊秘传》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艾叶1斤,苍术4两,香附子4两,吴茱萸4两,橘皮4两。制法上用米醋5升,慢火煮至醋干为度,晒干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子宫久冷,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淡醋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
  •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茸丸处方白艾叶(细锉末,醋半盏同煮,醋尽为度)半两,当归(去芦,酒浸)半两,赤芍药半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天雄(炮,去皮脐,锉,再炒)半两,没药(别研)半两,荜茇半两,木香(不见火......
  • 别名艾叶回阳散处方硫黄5钱,雄黄5钱,艾茸1斤。功能主治阴疮黑陷而不痛者。用法用量艾叶回阳散(《古方汇精》卷二)。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 处方生艾蒿数升。功能主治食诸肉骨哽。用法用量水、酒共1斗,煮取3-4升,稍稍饮之。摘录方出《外台》卷八引《肘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别名艾叶酒处方白艾蒿10束(每束如升许大,净择水洗,锉细)。制法煮取浓汁,拌曲末,一如常酝法,酒熟去糟取清酒。功能主治大风癞病,身体面目俱有疮痍,恶汁自出。用法用量艾叶酒(《圣济总录》卷十八)。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