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除湿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除湿丹处方

    槟榔、甘遂、威灵仙、泽泻、赤芍药、葶苈、乳香、没药,各一两。牵牛(五钱),大戟(炒.三两)、陈皮(去白.四两)。

    炮制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诸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拘急,津液凝涩,便溺不利,目赤瘾疹,疥癣走注,脚气。

    用法用量

    每服五六十丸,渐加八九十丸,食前温白汤送下。

    注意

    服药后忌酒湿面二三日。

    备注

    一方有泽泻陈皮各一两,无葶苈。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宜明论方》卷七:除湿丹处方

    槟榔 甘遂 威灵仙 赤芍药 泽泻 葶苈各60克 乳香 没药各30克(别研)黑牵牛15克 大戟60克(炒)陈皮120克(去白)

    制法

    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逐水活血,行气消肿。主湿邪客于肌肤筋脉,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紧急,二便不利;兼治瘾疹、疽痈、发背、疥癣、脚气、疮疖。

    用法用量

    每服50~8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并食温粥以助药力。

    注意

    服药前后,忌酒一日。药后忌湿面。

    摘录《宜明论方》卷七《宣明论》卷七:除湿丹处方

    槟榔2两,甘遂2两,威灵仙2两,赤芍药2两,泽泻2两,葶苈2两,乳香1两,没药1两(另研),黑牵牛半两,大戟2两(炒),陈皮4两(去白)。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诸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紧急,津液凝涩,便溺不利,赤瘾疹,疽痈发背,疥癣走注,脚气,疮疖。妇人腰胯疼痛、两脚麻木,恶寒喜暖者。闪脑膝踝足腕大痛及枚疮落马,坠堕打扑等。

    用法用量

    《普济方》引《经验良方》有青皮,无葶苈。

    注意

    服药前后,忌酒1日,药后亦忌湿面。食温粥补暖;中病即止,虚弱者当慎。

    摘录《宣明论》卷七《准绳·类方》卷二:除湿丹处方

    神佑丸加乳香、没药。

    功能主治

    水肿。

    用法用量

    考原书此处神佑丸指三花神佑丸,即大戟、甘遂、芫花、牵牛、大黄、轻粉。

    摘录《准绳·类方》卷二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天南星(生)、半夏(生)、橘红、寒水石(煅通赤)、白矾(枯)、川乌(炮,去皮脐)、白附子(生)、干姜(炮)、赤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气咳嗽,痰厥头晕,呕吐涎沫,喘满气急。用法用量每服30丸,浓生......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保胎丸处方当归5两,生白芍5两,川贝5两,枳壳(麸炒)4两,白术(麸炒)4两,生地4两,川芎4两,荆芥穗3两,生黄耆3两,甘草3两,艾炭2两5钱,砂仁2两5钱,菟丝子4两,羌活1两5钱,黄芩3两,厚朴(姜制......
  • 《济阴纲目》卷八:保胎和气饮处方枳壳4钱,厚朴3钱,香附子3钱,砂仁2钱,苍术2钱,橘红2钱,苏叶1钱,甘草9分,小茴香1钱半。制法上锉,分作3服。功能主治胎前四五个月,身体困倦,气急发热,饮食无味,贪睡头晕等症。妊娠胀满发热,脉弦滞者。用......
  • 处方当归、红花、益智、白芍、益母草、甘草。功能主治产妇忽然腹痛,先行其水,婴儿不降,忽误吞热物伤胎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儿不下,取鲤鱼1尾,同药再煎,加醋1杯,服乌金丸。摘录《女科切要》卷三......
  • 《平易方》卷三:保胎散处方熟地8钱,山药5钱,杜仲(盐水炒)3钱,白芍(酒炒)3钱,黄耆(酒炙)3钱,白术(土炒)2钱,补骨脂(酒炒)2钱,川断2钱。功能主治孕妇伤胎动气,下血,或常易小产者,服之可保足月分娩。用法用量清水煎服。摘录《平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