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淡竹茹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淡竹茹汤处方

    生淡竹茹9克 麦门冬12克 甘草3克 小麦12克 生姜9克 大枣14个

    制法

    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

    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

    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竹茹、小麦,取800毫升,去滓,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体虚者分三次服。

    若有人参,入3克,若无,纳茯苓4.5克;气逆者,加半夏6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千金》卷三:淡竹茹汤处方

    生淡竹茹1升,麦门冬5合,甘草1两,小麦5合,生姜3两,大枣14枚。

    功能主治

    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竹茹、小麦,取8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1升,去滓,分2服,羸人分作3服。若有人参入1两,若无人参,纳茯苓1两半亦佳。

    气逆者,加半夏2两。

    摘录《千金》卷三方出《经效产宝》卷下,名见《千金》(注文)卷三:淡竹茹汤别名

    麦门冬汤

    处方

    淡竹茹8分,干葛8分,甘草6分,麦门冬3合,小麦2合,石膏12分。

    功能主治

    产后虚烦,头痛,气短欲死,心乱不解。

    用法用量

    麦门冬汤(《普济方》卷三五一)。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下,名见《千金》(注文)卷三《三因》卷九:淡竹茹汤别名

    竹茹汤

    处方

    麦门冬2两半(去心),小麦2两半,甘草(炙)1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1两半,半夏(汤洗7次)2两。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心虚烦闷,头疼短气,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产后心虚惊悸,烦闷欲绝。妊妇心虚惊悸,脏躁,悲伤不止。

    用法用量

    竹茹汤(《普济方》卷一一九)。

    摘录《三因》卷九
更多中药材
  •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冰壶散处方不灰木半两(烧),玄精石半两(生研),金星石半两,银星石半两,马牙消(生)半两,甘草(炙,锉)1两,消石1分。制法上各为散,先将甘草铺在铫内,次入诸药,炒良久,移放地上,以铫冷为度,重研过。功能主治解暑毒。主......
  • 处方高良姜(生锉)。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霍乱呕吐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大枣1枚(去核),煎至5分,去滓用水沉冷,顿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 处方冰片3分,黄柏5分,白矾7分,灯草1钱(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致阴火沸腾,咽喉生疮,声音不出。用法用量吹。摘录《喉科种福》卷五......
  • 处方硼砂(研)、黄柏(晒干)、薄荷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口疮、舌疮。用法用量每服1丸,津液噙化。疮甚者,加脑子(研)。摘录《医方大成》卷八引《澹寮方》......
  • 处方冰片1钱,白药煎8两,玄明粉1两,西砂仁1两,薄荷1两,生草粉1两,白桔梗1两,诃子肉2两,月石2两,柿霜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重5分,阴干。功能主治心肝蕴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声音不清。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时噙化。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