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葛根(三钱),麻黄(一钱),肉桂、甘草(炙)、黄芩、芍药,各一钱。
治伤寒头疼,发热恶寒,肢体拘急,胸膈烦闷。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肉桂(去粗皮)一两,甘草(炙)、黄芩、芍药,各二两。
上为粗末。
治伤寒、温病、时行寒疫,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肢体拘急,骨节烦疼,腰脊强痛,胸膈烦闷。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枣一枚剥破,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取汗出为度。
葛根12克 芍药6克 麻黄 大青 甘草 黄芩 石膏 桂各3克 大枣4枚
治伤寒、时气、温病初起者。
上药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为三服,取微汗。
葛根120克 麻黄(去根、节)90克 黄芩 芍药 甘草(炙)各60克 肉桂(去粗皮)30克
上药共为粗末。
治伤寒温病,时行寒疫,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肢体拘急,骨节烦疼,腰脊强痛,胸膈烦闷者。
每服9克,以水22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18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取汗出为度。
葛根 前胡 荆芥穗 牛蒡子 连翘(去子)蝉蜕各2.4克 木通2.1克 赤芍 甘草 灯心引 桑白皮(蜜蒸)贝母(去心,姜汁蒸)
解肌透疹。治麻疹初起,发热咳嗽,或乍冷乍热,已现麻路者。
水煎服。
葛根、白芷、防风、苍术、葱白。
伤寒,阳明无汗恶风寒。
胸前饱闷,加枳、朴;呕吐,加半夏;口渴,去苍术,加栝楼根。
葛根、前胡、荆芥、鼠粘子、连翘、赤芍、蝉蜕、木通各等分,生甘草减半。
麻疹初起,发热咳嗽,或乍凉乍热。
水煎,热服。
干葛、防风、桔梗、前胡、薄荷、山楂肉、陈皮、甘草。
发热,值岁气时行,防其出痘,未见点,疑似之间者。
白水煎服。
葛根解毒汤
葛根4两,麻黄(去节)3两,肉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2两,黄芩2两,芍药2两。
伤寒,温病,时行寒疫,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肢体拘急,骨节烦疼,腰脊强痛,胸膈烦闷。
葛根解毒汤(《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葛根(三钱),麻黄(一钱),肉桂、甘草(炙)、黄芩、芍药,各一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疼,发热恶寒,肢体拘急,胸膈烦闷。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葛根解肌汤处方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肉桂(去粗皮)一两,甘草(炙)、黄芩、芍药,各二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温病、时行寒疫,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肢体拘急,骨节烦疼,腰脊强痛,胸膈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枣一枚剥破,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取汗出为度。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肘后方》卷二:葛根解肌汤处方葛根12克 芍药6克 麻黄 大青 甘草 黄芩 石膏 桂各3克 大枣4枚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气、温病初起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为三服,取微汗。
摘录《肘后方》卷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葛根解肌汤处方葛根120克 麻黄(去根、节)90克 黄芩 芍药 甘草(炙)各60克 肉桂(去粗皮)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温病,时行寒疫,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肢体拘急,骨节烦疼,腰脊强痛,胸膈烦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2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18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取汗出为度。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麻科活人全书》卷二:葛根解肌汤处方葛根 前胡 荆芥穗 牛蒡子 连翘(去子)蝉蜕各2.4克 木通2.1克 赤芍 甘草 灯心引 桑白皮(蜜蒸)贝母(去心,姜汁蒸)
功能主治解肌透疹。治麻疹初起,发热咳嗽,或乍冷乍热,已现麻路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全书》卷二《伤寒大白》卷一:葛根解肌汤处方葛根、白芷、防风、苍术、葱白。
功能主治伤寒,阳明无汗恶风寒。
用法用量胸前饱闷,加枳、朴;呕吐,加半夏;口渴,去苍术,加栝楼根。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张氏医通》卷十五:葛根解肌汤处方葛根、前胡、荆芥、鼠粘子、连翘、赤芍、蝉蜕、木通各等分,生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麻疹初起,发热咳嗽,或乍凉乍热。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幼科直言》卷二:葛根解肌汤处方干葛、防风、桔梗、前胡、薄荷、山楂肉、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发热,值岁气时行,防其出痘,未见点,疑似之间者。
用法用量白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二《局方》卷二:葛根解肌汤别名葛根解毒汤
处方葛根4两,麻黄(去节)3两,肉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2两,黄芩2两,芍药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温病,时行寒疫,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肢体拘急,骨节烦疼,腰脊强痛,胸膈烦闷。
用法用量葛根解毒汤(《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摘录《局方》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