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济川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济川煎处方

    当归9~15克 牛膝6克 肉苁蓉(酒洗去咸)6~9克 泽泻4.5克 升麻2~3克 枳壳3克

    功能主治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治老年肾虚,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酸足软,背冷畏寒。

    用法用量

    用水220毫升,煎至160~180毫升,空腹时温服。

    如气虚者,加人参;肾阴亦虚者,加熟地;虚甚者,枳壳可减去之。

    备注

    肾司二便。肾气亏虚,下元不温,五液不化,肠道失润而大便不通,法当温肾润肠。方中肉苁蓉温肾益精,润燥滑肠;当归养血和血,辛润通便,牛膝补肾强腰,其性下降;枳壳宽肠下气,泽泻入肾泄浊;少加升麻以升清阳,使清升而浊降。张景岳称此方是:“用通于补之剂。”故适宜于肾虚便闭者。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叶氏女科》卷一:济川煎处方

    当归3钱,熟地黄2钱,牛膝2钱,乌药(炒)1钱,肉桂1钱,桃仁7粒(捣如泥)。

    功能主治

    血结成瘕,寒气客于冲脉、任脉,则血涩不行,成瘕作痛,暂见停蓄而根盘未固者。

    用法用量

    水2钟,煎8分,食前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明·《景岳全书》:济川煎组成

    当归一至五钱(9~15克)、牛膝二钱、酒洗肉苁蓉,去咸,二三钱(6~9克)、泽泻一钱半(4.5克)、升麻五分至七分(1.5~2.1克)、枳壳,虚甚者不必用,一钱(3克)。

    用法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

    肾阳虚弱,精滓不足,症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阳虚型便秘、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等病症。

    1.阳虚型便秘:60例患者随机分为济川煎加味组(治疗组)和便通胶囊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其中痊愈11例,好转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30例,其中痊愈8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第1期)

    2.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采用济川煎合增液汤加减治疗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38例。对照组38例给予麻子仁丸口服。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好转16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

    方解

    本方用于治疗肾虚气弱之便秘。方用肉苁蓉、牛膝温肾润肠,当归养血通便,升麻、枳壳升降气机,泽泻降浊。临床应用以大便不通、小便清长、腰酸背冷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济川煎具有提高结肠肌电慢波振幅、升高结肠组织神经递质SP,提高结肠动力等作用。

    方歌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摘录明·《景岳全书》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生川乌24g 生草乌24g 乌药24g 白蔹24g 白芷24g 白及24g 木鳖子24g 关木通24g 木瓜24g 三棱24g 莪术24g 当归24g 赤芍24g 肉桂24g 大黄48g 连翘48g 血竭10g 阿魏10g 乳香6g 没......
  • 处方生地3钱,丹参3钱,益母草3钱,乌贼骨6钱,茜草根(炒)1钱半,旱莲草3钱,炒蕲艾3钱。功能主治养阴止血。主产后恶露不绝,量较多,色红且有腥臭,腹部偶而作胀,口干心烦,舌淡红苔黄,脉数,属血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 《伤科汇纂》卷七:安髓散处方川芎、白芷、香附(制)各等分。功能主治脑陷头疼。用法用量生姜汁和酒服。摘录《伤科汇纂》卷七《梅氏验方新编》卷六:安髓散处方川芎1两,香附1两,白附子1两,甘草1两,白芷1两,相草1两,牡蛎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
  • 处方黑铅2两,水银1两,硫黄(细研)1两。制法上先销铅成水,次下水银搅令匀,良久,即下硫黄末,当为碧色,匀搅,即去火放冷,细研如粉,以软饭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惊邪癫痫,天行热病,心神狂乱。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新汲水研服之。摘录《圣惠》卷......
  • 处方桔梗3钱,甘草1钱,青黛5钱,百部1钱,山豆根1钱,人参3钱,茯苓5钱,天花粉3钱。功能主治补土泻火,消痰逐邪。主肺气虚而中邪,目见鬼神,口出胡言,或说刀斧砍伤,或言弓矢射中,满身疼痛,呼号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