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葵根散

    《圣惠》卷九十二:葵根散处方

    葵根1握(锉),壁鱼7枚(研)。

    功能主治

    小儿小便三两日不通,欲死者。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葵根汤”。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卫生总微》卷十八:葵根散处方

    葵根1两(烧灰),乌蛇半两(烧灰),黄柏半两(为末),鳖甲半两(烧灰)。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紧唇。

    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猪脂少许,和涂唇上,时时用。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八《圣济总录》卷一一七:葵根散处方

    葵根1握(经年者,烧作灰)。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口吻疮。

    用法用量

    外敷。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医级》卷八:葵根散处方

    蜀葵根、冬瓜仁、槐米、败酱草(即苦菜)、忍冬藤、当归尾、赤芍、生地、大黄、米仁。

    功能主治

    肠痈。腹痛钓脚,身皮甲错之候。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医级》卷八《圣惠》卷七十九:葵根散处方

    冬葵根1两,车前子3分,滑石1两,冬瓜仁3分,木通1两(锉),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2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小便淋涩,脐下妨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似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圣惠》卷七十二:葵根散处方

    葵子1两(锉),车前子2两,乱发灰半两,川大黄1两(锉,微炒),桂心1两,滑石2两,冬瓜瓤2两(干者),木通2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五淋涩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圣惠》卷六十七:葵根散处方

    葵根1两,木通3分(锉),瞿麦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粗葱叶并根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从高坠损,车碾马坠,筋骨蹉跌,甚者大小肠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每服用温酒调下滑石末1钱,不计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葵根散处方

    葵根(切)1两,赤小豆1两,土瓜根1两,麝香(研)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漏疳口疮。

    用法用量

    每用1字,贴疮。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更多中药材
  • 《兰室秘藏》卷上:半夏厚朴汤处方红花5厘,苏木5厘,吴茱萸1分,干生姜1分,黄连1分,木香2分,青皮2分,肉桂3分,苍术3分,白茯苓3分,泽泻3分,柴胡3分,陈皮3分,生黄芩3分,草豆蔻仁3分,生甘草3分,京三棱4分,当归梢4分,猪苓4分,......
  • 处方白矾(枯过)十五两,半夏(汤洗去滑.姜汁罨一宿)三斤。炮制上捣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短气烦闷,及风壅痰实,头目昏眩,咽膈不利,呕吐恶心,神思昏愦,心忪而热,涕唾稠粘,并皆治......
  • 处方半夏(汤去滑)3分,干葛3分,细辛3分,白术3分,茯苓3分,桂心(不见火)3分,防风3分,干姜(炮)3分,黄芩3分,小草3分,甘草(炙)3分,柴胡3分,麦门冬(去心)3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足少阳经为风寒暑湿流注,发热,腰胁痛,头疼,......
  • 处方半夏、干葛、细辛、白术、茯苓、桂、柴胡、麦冬。功能主治脚气,邪中少阳,口苦胁痛,面垢,体无膏泽,头目颔锐痛。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 《金匮要略》卷中:半夏干姜散处方半夏 干姜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温胃止呕。主胃中有寒,干呕吐逆,吐涎沫。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浆水300毫升,煎取210毫升,顿服之。备注本方证属胃中有寒,津液凝为痰涎,随胃气上逆,因而干呕、吐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