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羌蓝汤

    组成

    羌活12克、板蓝根30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

    外感发热,怕冷,头痛或肢体酸痛,咽喉肿痛等。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发热、痄腮等病症。

    发热:本方加金银花、柴胡等治疗外感发热84例。每日1剂,病情较重者可日服2剂,日夜追服以加强药物疗效。结果:84例患者均于5日内热退,其中79例于1~2日内热退身凉。(《中国中医急症》2006年第11期)

    方解

    方中羌活能发散风寒而解表邪,祛风湿而止疼痛,且有退热之功;板蓝根清热解毒,且用量重于羌活,能制约其温。二药配合,共成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方。

    本方以发热恶寒、咽痛、苔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热重,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咽痛,加山豆根、马勃、桔梗;头痛,加桑叶、菊花、川芎;咳嗽有痰,加桔梗、杏仁、浙贝母。

    现代研究

    羌蓝汤可以抑制体内毒素的致热作用,在解热的同时也抑制血浆cAMP含量以及血清IL1、IL6活性水平的升高。

    方歌

    缺。

    摘录现代·《方剂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根(5月5日取)1两,木瓜根1两,乌头1两。制法上药阴干并锉细,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月蚀湿虫疮(匿虫)。用法用量每取枣核许大,以绵裹,纳谷道中。日2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 处方半夏6钱,秫米1两,白芍6钱,桂枝4钱,炙甘草1钱,生姜3钱,大枣2枚(去核)。功能主治饮退得寐,舌滑,食不进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温3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 处方半夏(浆水煮4-5沸,切,焙)3钱,桔梗(炒)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天南星(洗过)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肺寒热劳咳,痰盛呕哕。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2盏,加生姜1枣大(细切),同煎至半盏,去滓,食后。临卧温服。摘录《圣济......
  • 处方半夏2钱(汤洗7遍去滑),干姜1钱(炮裂),白面3两,鸡子白1枚。制法上为末,与面及鸡子白相和,搜,切作棋子,熟煮,别用熟水淘过。功能主治脾胃气弱,痰哕呕吐,不下饮食。用法用量空腹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处方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紫苏11叶,砂仁5粒。功能主治头昏呕吐。用法用量方中陈皮、半夏用量原缺。摘录《女科万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