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三才封髓丹

    《医学发明》卷七:三才封髓丹处方

    天门冬(去心)熟地黄 人参(去芦)各15克 黄柏90克 缩砂仁45克 甘草 22.5克(炙)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养血固精。治阴虚火炎,梦遗失精,头晕目眩,腰膝无力,嗌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用苁蓉15克切作片子,酒300毫升,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滓,送下前丸子,空腹时服。

    摘录《医学发明》卷七金·《医学发明》:三才封髓丹组成

    人参、天门冬、熟地黄各半两(各15克),黄柏3两(90克),砂仁一两半(45克),甘草七钱半(22.5克)。

    用法

    将上述药物粉碎后,用米糊制成丸剂,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10克。亦可作水煎剂。

    功效

    泻火坚阴,固精封髓。

    主治

    主治阴虚火旺,相火妄动,扰动精室之梦遗滑精,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舌干燥等症。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早泄、虚火牙痛、脊髓空洞症、痤疮、慢性乙型肝炎等病症。

    1.早泄:三才封髓丹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早泄52例,连续治疗8周。以治疗前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5)评分的变化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IELT明显延长,CIPE-5评分值明显提高。治愈15例,有效2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3.1%。(《湖南中医杂志》2012年第11期)

    2.虚火牙痛:本方治疗虚火牙痛96例。治愈时间为1~14日。以牙痛及全部肾阴虚证的症状消失,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基本恢复正常为临床痊愈标准。结果:治愈85例,显效8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服药1剂痊愈者9例,2剂者16例,3~4剂31例,5~6剂28例,7~14剂12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第3期)

    3.脊髓空洞症:针刺配合三才封髓丹治疗脊髓空洞症40例,对照组40例单纯使用针刺治疗。15日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周,6个疗程统计疗效。参照《临床神经疾病学》拟定疗效评定标准,以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感觉分离区缩小或萎缩的肌肉有所恢复或肢体痛麻感消失为显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75%。(《武警医学》2008年第5期)

    4.痤疮:本方加减治疗痤疮53例。以粉刺及脓疮囊肿消失,仅遗留少许瘢痕为痊愈;用药10日无明显改善为无效。结果:痊愈26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吉林中医药》2001年第5期)

    5.慢性乙型肝炎:加味三才封髓丹治疗老年性慢性乙型肝炎58例。治愈10例(主要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HBSAg转阴,随访1年无异常改变),基本治愈18例(HBSAg未能转阴,余同以上各项,随访半年无异常改变),好转23例(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但肝脾无明显回缩,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微异常),无效7例(含死亡3例,主要症状未能好转,肝功无改善,或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总有效率为87.9%。(《新中医》1995年第3期)

    方解

    本方中人参补脾益气;天门冬滋阴补肺生水;熟地黄补肾滋阴;黄柏坚阴泻火;砂仁行滞醒脾;甘草既助人参宁心益气,又缓黄柏苦燥之弊。将熟地黄改为生地黄,滋阴降火,补肾水真阴;人参改为南沙参,养阴清肺。临床报道本方亦可用于虚火牙痛、慢性咽炎、急性喉炎属虚火上炎者。

    现代研究

    实验应用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三才封髓丹口服液(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量1.14克)连续12天,于第7天时行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并分别于第10天和第12天观察Hb、Ret(网织红细胞)、WBC及BMC(骨髓细胞)。结果表明三才封髓丹口服液对小鼠的Hb、Ret、BMC的下降有预防作用(P0.05)。

    方歌

    三才封髓天地人,黄柏甘草与砂仁,相火妄动水不济,多梦遗精此方珍。

    摘录金·《医学发明》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斤,牛膝(酒浸,切,焙)1斤,天麻(酒浸,焙)1斤,当归(切,焙)1斤,乌头(炮裂,去皮脐)1斤,白附子(炮)1斤,乌药1斤,五灵脂1斤。制法上为末,蒸木瓜与酒入药1处,杵1000-2000下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万病回春》卷三:八柱汤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去芦)肉蔻(煨)干姜(炒)诃子(煨)附子(面裹煨,去皮、脐)粟壳 (蜜炒)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药锉一剂。功能主治肠胃虚寒,滑泻不禁。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乌梅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摘录《万病......
  • 处方瞿麦118g 车前子(炒)?118g 扁蓄118g 大黄118g 滑石118g 川木通118g 栀子118g 甘草118g 灯心草59g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液体;味苦、微甜。炮制以上九味,车前子用25%乙醇浸渍,收集浸渍液。大黄照流浸膏与......
  • 处方大黄(煨)、木通、滑石末、车前子、山栀仁、甘草(生)、当归梢、生地黄、赤芍药各等分。功能主治血痢,小便赤涩。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二......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八正散处方大黄、瞿麦、扁蓄、车前子、木通、山栀子、甘草,各一钱。滑石(二钱),加木香(加一钱.尤佳)。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灯心二十茎,煎至一钟,不拘时温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