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升降散

    《伤寒温疫条辨》卷四:升降散处方

    白僵蚕(酒炒)6克 全蝉蜕(去土)3克 姜黄(去皮)9克 川大黄(生)12克

    制法

    共研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

    升清降浊,散风清热。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

    用法用量

    据病之轻重,分2~4次服,用黄酒,蜂蜜调匀冷服。中病即止。

    摘录《伤寒温疫条辨》卷四清·《伤寒温疫条辨》:升降散组成

    白僵蚕二钱(6克)、蝉蜕一钱(3克)、大黄四钱(12克)、姜黄三钱(9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每服10~15克,用黄酒、蜂蜜调匀冷服,每日2次一也可作汤剂,各药用量按原方比例斟酌。

    功效

    升清降浊,散风清热。

    主治

    虚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症见憎寒壮热,或头痛如破,或烦渴引饮,或咽喉肿痛,或身面红肿,或斑疹杂出,或胸膈胀闷,或上吐下泻,或吐衄便血,或神昏谵语,或舌卷囊缩。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高脂血症、胀毒性脑病及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等病症。

    1.扁桃体炎:本方作汤剂随症加减治疗150例,其中急性扁桃体炎94例: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56例。以临床症状及体征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21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6例。治愈天数,最短2日,最长4日。(《光明中医》1996年第1期)

    2.细菌性肺炎:本方作汤剂治疗57例,与先锋霉素静滴治疗33例对照。疗程均为7日。疗效评定以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正常。X线胸片示肺部炎症全部吸收为治愈。结果:治愈25例,好转30例,无效2例。(《河北中医》2000年第11期)

    3.高脂血症:以本方汤剂治疗60例,与辛伐他汀治疗60例对照。两组均给予低脂饮食及适当运动。用药均为8周。疗效评定以直脂指标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 mmoL/L即为显效。结果:总有效率93.3%。(《陕西中医》2010年第{1期)

    4.脓毒症性脑病:以本方汤剂浓煎口服或鼻饲结合常规治疗22例,与单纯常规治疗(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调节补液量,必要时选用盐酸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胞二磷胆碱改善脑功能等)20例对照。连续用药均为14日。在治疗前和治疗第7、第14日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同时检测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第14日中药组患者的GSC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学指标下降大于对照组。(《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年第6期)

    5.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以本方汤剂加味治疗46例,与抗痨治疗加小剂量激素治疗23例对照。疗程均为21日,以症状定量计分法及B超胸水定量判定疗效。经治主症积分减少70%以上,胸胁胀满及寒热往来消失为临床症状显效;胸水消失或胸水减少70%为胸水定量显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85%。(《陕西中医》2007年第6期)

    方解

    本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僵蚕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祛湿,清热解郁,从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故逆浊结滞之痰。蝉蜕吸风得清阳之真气,所以能祛风而胜湿,饮露得太阴之精华,所以能涤热而解毒。姜黄驱邪伐恶,行气散郁。大黄上下通行。酒引之使上行,蜜润之使下导。本方有升有降,可使阳升阴降,内外通和,而温病表里三焦之热全清。杨栗山云:“名曰升降,亦(表里)双解之别名也。”因之命名“升降散”。

    临床以憎寒壮热、胸膈闷胀不舒或上吐下泻为辨证要点。临床如见大便稀溏或泄泻,生大黄可改制大黄;胃中不和,加半夏、厚朴;热盛,加黄芩、黄连;咽喉肿痛,加山豆根、蒲公英;头面红肿,加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

    现代研究

    升降散本为温病郁热内伏所设,由于组方严谨精当,其宣郁清热之力卓著。其在急症中可药到病除,化险为夷。本方中的白僵蚕实为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全虫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僵蚕具有抗惊厥、抗凝、降血糖、抗癌、催眠及美容作用。但近几年,服用白僵蚕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例时有报道,因此,对虫类药过敏者慎用。且由于白僵蚕能使血小板减少,故凝血机制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另,白僵蚕化学成分草酸铵,其代谢易产生氨,肝性脑病者慎用。

    本方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以及疑难重症中,亦获良效。据有关报道,升降散加减,尚可运用于各种急性传染病。其方虽为瘟疫而设,然其应用已远远超出此范围。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咽炎、乙型肝炎、咳嗽、哮喘、发热、肠易激综合征、腹胀、便秘、荨麻疹、带状疱疹、疱疹性龈口炎,糖尿病、胆囊炎、心血管神经症、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类风湿关节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胰腺炎、假性球麻痹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抗炎、解热、镇静、镇痛、抗过敏、止咳、祛痰、抑菌、平喘、抗病毒、抗气道炎症的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基质增生。

    方歌

    升降散用蝉僵蚕,姜黄大黄也开煎,表里三焦大热症,寒温条辨用之先。

    摘录清·《伤寒温疫条辨》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 白茯苓 熟苍术 厚朴 广皮 甘草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化痰消饮。主治湿气伤脾,痰饮内停,呕吐清水,胸脘饱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处方半夏15克 茯苓块15克 川连3克 厚朴9克 通草24克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治湿郁于脾,胸部痞满,不饥不食。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药,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处方人参2钱,陈皮2钱,黄耆1钱5分,当归1钱5分,白术1钱5分,白芷1钱5分,川芎、茯苓、皂角刺、乳香、没药、金银花、甘草节。功能主治痈疡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此皆元气虚弱,失于补托所致。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录《疡科选粹》卷......
  • 处方蛤蚧2对(涂酥炙),人参6分,芸桔梗6分,知母6分,紫苏6分,猪牙皂角(酥炙)6分,甜葶苈(炒)6分,鳖甲8分(酥炙),槟榔6分,白前6分,柴胡8分,汉防己6分,杏仁(炒,去皮尖)6分,羚羊角(炒)6分,郁李仁(炒,去皮)6分,紫菀6分......
  • 处方白芍30克 柴胡6克 当归9克 川芎15克 甘草3克 蔓荆子3克 半夏3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活血祛风。主治郁气不宣,风邪外袭,半边头痛,多在左边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