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胜金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胜金丸别名

    截疟丹(《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处方

    槟榔120克 常山(酒浸,蒸焙)500克

    制法

    上为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祛痰截疟。治一切疟病,寒热往来,发作有时,头痛恶心,烦渴引饮,气息喘急,口苦咽干,背膂酸痛,肠鸣腹痛,或痰聚胸中,烦满欲呕。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于发前一日晚上临卧时用冷酒吞下便睡。不得吃热物茶汤之类。至第二天清晨,再用冷酒吞下15丸。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一切热羹汤粥食,午间可食温粥,至晚方可进热食。忌一切生冷、鱼腥等物。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魏氏家藏方》卷四:胜金丸处方

    鹿茸(烂去毛,切片,酥炙青为度)白茯苓(去皮)桑螵蛸(酒浸一宿,瓦上焙)龙骨(煅,别研)川当归(去芦,酒浸)熟干地黄(洗)各30克 附子24~27克(炮,去皮、脐)

    制法

    上为细末,以肉苁蓉90克,洗净,切作片子,用酒煮干,研作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补肾阳,养血涩精。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小便白浊,以及妇人子宫久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温酒或盐汤送下,妇人醋汤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魏氏家藏方》卷八:胜金丸处方

    补骨脂(炒)杜仲(去粗皮,姜制,炒去丝)延胡索(炒)牛膝(去芦,酒浸)各30克 当归(去芦,洗)23克

    制法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壮腰,活血止痛。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细嚼,空腹时胡桃酒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八《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引《大典》:胜金丸别名

    不换金丸、女金丹(《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引《大典》)。

    处方

    当归(酒洗)芍药 川芎 人参 白术(炒)白茯苓 炙甘草 白薇(酒洗)白芷 赤石脂 牡丹皮 延胡索 桂心 藁本 没药各30克(除石脂、没药二味另研外,余皆一处磨罗)香附子(醋浸三日,炒香晒干为末)450克

    制法

    上十六味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银器或瓷器封固收贮。

    功能主治

    治妇人久虚无子,及产前产后一切病患;男子下虚无力;积年气血亏虚,手足麻痹,半身不遂,赤白带下,血如山崩。(不孕)

    用法用量

    空腹时用温酒化下1丸。服至49丸为一剂,以癸水调平,受妊为度。妊中三五日服1丸,产后二三日服1丸,醋汤下尤妙。

    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引《大典》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八物汤加阿胶、艾叶。功能主治胎漏,犯房下血者。用法用量《产孕集》本方用人参、白术、茯苓各二钱,芎一钱五分,当归一钱五分,白芍二钱,干地黄二钱,阿胶二钱,艾叶八分。摘录方出《医学入门》卷六,名见《产孕集》卷上......
  • 别名茜根散、茜根饮、茜根汤处方茜根3两,升麻3两,犀角3两,桔梗1两,黄柏1两,黄芩1两,地榆4两,白蘘荷4两。功能主治中蛊毒,下血状如鸡肝,腹中搅痛难忍者。用法用量茜根散(《圣惠》卷五十六)、茜根饮(《圣济总录》卷七十七)、茜根汤(《圣济......
  • 别名麦门冬散处方麦门冬3两(去心),甘草(炙)1分,人参1分,紫菀2两,升麻2两,贝母1分半。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天行壮热,咳嗽心烦。用法用量麦门冬散(《伤寒活人指掌》卷五)。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八物麦门冬散”。摘录《活人......
  • 《中国药典》:八珍丸处方党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当归150g 白芍100g 川芎75g 熟地黄150g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珍丹处方甘草(炒)、天麻(去芦)、朱砂(研飞)、天南星(牛胆制),各五两;牛黄(研)一分,腻粉(研)、雄黄(飞),各一两一分;天浆子(微炒)三百五十个,银箔七十片(为衣)。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为圆,如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