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桃核承气汤别名

    桃仁承气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伤寒括要》)。

    处方

    桃核50个(去皮、尖)桂枝6克(去皮)大黄12克 甘草6克(炙)芒消6克

    功能主治

    破血下瘀。治瘀热蓄于下焦,少腹急结,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渴,其人如狂,至夜发热,及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恶霹不下,脉沉实或涩。

    用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前四味,取300毫升,去滓,纳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空腹时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当微利。

    备注

    方中桃核破血行瘀,大黄下瘀泄热,二药合用,以逐下焦瘀热,是为君药;桂枝活血通络,芒消泄热软坚,是为臣药;炙甘草甘平和中,缓和消、黄峻攻之性,为佐使药。诸药相配,共奏破血下瘀之效。

    摘录《伤寒论》汉·《伤寒论》:桃核承气汤组成

    桃核五十个(12克),大黄四两(12克),桂枝、炙甘草、芒硝各二两(各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破血下瘀。

    主治

    下焦蓄血证,症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外伤、石淋、子宫内膜异位症、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等病症。

    1.脑外伤:应用镇静剂加本方治疗伴有夜间烦躁、谵语、入睡困难等症状的脑外伤患者20余例,结果:表明既可减少镇静剂的用量,又可改善临床症状。(《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第4期)

    2.石淋:桃核承气汤加味辨证加减治疗石淋52例,7日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c疗效标准:所有临床症状消失,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结石、积水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无血尿为治愈。结果:治愈35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子宫内膜异位症: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给予桃核承气汤治疗。行经前7~10日开始服药,分早晚2次,连服2个月。对照组予口服孕三烯酮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86.64%;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血小板黏附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第4期)

    4.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桃核承气汤。14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指标:①疗效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腹围、腹水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②安全指标:两组在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过程情况,包括血、尿、大便常规及肾功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53.33%;治疗组在肝功能、腹围、腹水消退时间、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湖南中医杂志》2011年第4期)

    方解

    桃核承气汤为理血剂名方。桃仁破血行瘀,大黄下瘀泄热,二药合用,以逐下焦瘀热;桂枝活血通络,芒硝泄热软坚;炙甘草甘平和中,缓和硝、黄峻攻之性。

    后世对本方的运用有所发展,不论何处的瘀血证,只要具备瘀热互结这一基本病机,均可加减使用。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常用于治疗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前列腺增生、急性脑出血、血管性痴呆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桃核承气汤对提高盆腔炎大鼠局部免疫力有一定的作用;对其受损的组织结构可起到修复作用;具有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大黄酸为桃核承气汤在体内产生活血化瘀的重要药效成分之一。

    方歌

    (一)桃核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瘀热互结小腹胀,如狂蓄血功最奇。

    (二)桃核承气硝黄草,桃仁桂枝五药讨,太阳蓄血腹痛急,其人如狂成效好。

    摘录汉·《伤寒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当归1钱2分,川芎7分,白芍1钱(炒),生地黄1钱2分,白术1钱,茯神1钱2分,远志(甘草水泡,去心)8分,酸枣仁(炒)8分,麦门冬(去心)2钱,黄芩1钱2分,玄参5分,甘草3分(一方无远志、麦门冬、黄芩、玄参、加陈皮、柏子仁、酒炒黄连......
  • 拼音注音ān Shén Jiě Yù Tāng组成茯苓30g,九节菖蒲30g,郁金15g,牡丹皮15g,炒栀子10g,仙茅10g,淫羊藿15g,合欢皮30g,五味子15g,女贞子15g,莲子心10g。主治更年期综合征。以烘热汗出、心烦焦躁、......
  • 处方南星末5两,川加末1两5钱(先以姜汁拌浸半日,入南星末调,和匀成饼,于饭甑内蒸半日),人参末1两5钱,制远志末1两5钱,飞过辰砂(研)7钱5分,琥珀7钱5分,酸枣仁(炒,研末)1两。制法上用雄猪心血3个,入竹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金......
  • 处方石菖蒲1两,远志1两,人参1两,获神1两,川芎1两,山药1两,麦门冬1两,铁粉1两,天麻1两,半夏1两,南星1两,茯苓1两,细辛5钱,辰砂5钱。制法上为末,生姜5两取汁,入水煮糊为丸,如绿豆大,另以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消风痰。主惊悸。用法......
  • 处方琥珀1两(细研),真珠1两(细研,水飞过),牛黄半两(细研),天竹黄1两(细研),铁粉1两,光明砂3分(细研,水飞过),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龙齿1两(细研如粉),腻粉半两(研入),麝香1分(细研),犀角屑3分,露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