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五虎追风散

    《中医杂志》(1955(10):21,引史全恩家传方):五虎追风散处方

    蝉蜕30克 天南星6克 天麻6克 全蝎7~9个 僵蚕7~9个 朱砂1.5克(研细,另冲)

    功能主治

    祛风解痉,止痛。治破伤风牙关紧急,手足抽搐,角弓反张。

    用法用量

    为末,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服药前,先用黄酒调服朱砂末1.5克。

    摘录《中医杂志》(1955(10):21,引史全恩家传方)现代·《中医杂志》(1955年第十号刊载山西史传恩家传方):五虎追风散组成

    蝉蜕一两(30克)、天南星二钱(6克)、明天麻二钱(6克)、带尾全虫7个(10克)、炒僵蚕七条(15克)。

    用法

    水煎服。用黄酒二两为引。服前先将朱砂面五分冲下,每服后五心出汗即有效;但出汗与否,应于第二日再服,每日一付,服完三付后,第二日用艾灸伤口。

    功效

    祛风痰,止痉抽。

    主治

    主治破伤风。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破伤风、血管性头痛、抽动秽语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痉症等病症。

    1.破伤风:中西医结合治疗86例破伤风患者,其中1990年以前收治的患者均采用西医相关治疗,1990年以后在减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从患者入院即给予“玉真散”“五虎追风散”加减治疗。结果:1990年以前的24例患者,病程为20~30日,最长者为46日,死亡3例,死亡率为12.5%;1990年以后的62例,病程约为14~25日,最长为48日,死亡4例,死亡率为6.4%。(《青海医学杂志》2001年第7期)

    2、三又神经痛:五虎追风散加味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结果:显效(疼痛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19例;有效(发作次数减少或发作时疼痛减轻)9例;无效(症状无改善)2例。(《湖北中医杂志》2000年第7期)

    3.血管性头痛:五虎追风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78例。结果:治愈55例(头痛及兼症完全消失,停药半年无复发者),好转20例(头痛及兼症基本消失,或停药半年有复发者,但发作次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者),无效3例(疼痛及兼症无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为96.15%;疗程最短5日,最长20日,平均10日。(《山西中医》2007年第23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破伤风引起的全身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症。临床应用以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为辨证要点。临床原用散剂,如果用汤剂,应注意天南星的炮制质量,避免副反应发生。

    现代研究

    对照实验表明,五虎追风散能减少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出现的时间,对治疗PD中出现异动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减少异动症出现时间方面治疗组取得了优于对照组的疗效,且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可用于轻、中度LID患者的治疗。

    方歌

    五虎追风用星麻,全蝎僵蚕蝉衣砂,破伤风证牙关紧,祛风解痉庶能瘥。

    摘录现代·《中医杂志》(1955年第十号刊载山西史传恩家传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山大戟1分,丁香1分,大黄(炮)1分,不灰木(烧红放冷)1分,甘遂1分(以上先为细末),朱砂半两,水磨雄黄(并研细,水飞)半两,粉霜1钱,水银(用锡结砂子)1钱,巴豆(去皮心膜,不去油,研细)10个。制法上为末,用黄蜡4两,于银石器中溶......
  • 处方当归(炒)、芫花(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恶物不下。恶露纯水,脉紧涩者。用法用量《医略六书》本方用法:红花酒煎三钱,去滓温服。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产后饮积胞门,恶血亦化为水,而恶露所下纯水,故小腹疼痛,牵连脐腹焉。当归酒炒以养其......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保命龙虎丸处方白胶香(别研) 虎骨(酥炙) 黑牵牛(生) 乳香(别研) 地龙(去土.炒) 古文钱(火烧醋淬七次) 木鳖子(去壳.另研) 当归(洗焙) 川乌(炮.去皮脐) 没药(别研) 附子(炮.去皮脐) 巴戟(去心)......
  • 《中国药典》: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陈皮50g 连翘50g 莱菔子(炒)50g 麦芽(炒)50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
  • 《中国药典》: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陈皮50g 连翘50g 莱菔子(炒)50g 麦芽(炒)50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