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清寒之燥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1)

    编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盐石泉人。17岁从师于晚清名医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悬壶开业,1918年即名噪乡里,声誉鹊起。1934年,迁硖石行医。1963年3月被浙江省卫生厅评定为海宁最早的“省级名中医”。1918年戊午岁九十月之交,燥疫流行。王和伯遵《内经》及吴氏之旨,投以苦温,颇获奇效,本版特选出其治疗秋燥胜气病5例,今起陆续刊出。

    包男。燥有二义,秋分以前之燥,尚邻于夏,故为干热之燥,秋分以后之燥,已邻于冬,乃是清寒之燥。初起寒热咳嗽、鼻窍窒塞,惑于清燥救肺之说,冬地鲜斛,蔗浆梨汁,几于无方不有,无日不尝,两旬以来,热如火烙,纤毫无汗,欲咳不扬,气逆若呃,面容青惨,皮肤干枯,盖外寒内伏不宣,气津无由流布,夫蕞尔一身,竟为病邪药邪交战之地,岂不岌岌危哉,脉象细涩,舌苔干毛,勉拟辛宣苦降温开,以冀万一。桔梗一钱,豆蔻八分,广郁金钱半,白杏仁三钱,瓜蒌皮三钱,干姜四分,通草八分,橘红络各一钱,清炙甘草四分,枳壳一钱炒。两帖。

    二诊:昨日服第二剂后,皮窍之间,稍有汗潮,因此肌体灼热,略有缓和之象,自胸齐颈,白累累,咳嗽未爽,痰出较多,面部青惨之形,顷已转现黄滞,唯自脘及腹,隐隐作痛,自觉胀满不可复耐,但按之亦不甚坚硬,便秘溲少,出口殊艰,病经二十五日,从未稍进谷食,唇干口燥,脉细舌毛,证情虽若转机,尚难恃以无恐,再拟辛开温化,俾得续效始佳。制川朴八分,生干姜四分,仙半夏钱半,枳实钱半,茯苓四钱,木香八分,大腹皮二钱,广皮钱半,白杏仁三钱,玉桔梗八分。三帖。

    三诊:自脘至脐,点密布,腹部之胀已退,肌表之热日轻,咳呛有痰,稍进糜粥,面色渐得开朗,大便亦获更衣,唯小溲窒痛异常,少腹攻痛而硬,脉象沉细,舌根厚腻,此上中之寒湿已化,下焦之寒湿犹痹,皆受从前阴柔滋腻之累瘁,今病已渐就坦途,当开下痹,以化蕴伏。乌药二钱,淡吴萸五分盐水炒,两头尖钱半,大腹皮二钱,茯苓四钱,木通一钱,青皮钱半,炙鸡金钱半,白杏仁三钱,丝瓜络二钱,仙半夏钱半。三帖。

    四诊:迭进温辛之品,以宣通三焦之痹,始则发于胸,继而现于腹,今则自脐及足,均已透齐,气机日渐流通,痹象日有退舍,小溲畅,身热除,纳谷渐增,夜能成寐,进步如此之速,洵非始料所期,然已焦头烂额矣,痰出转稠,咳嗽未退,改投轻剂,以善其后。橘红一钱二分,炒黄川贝二钱,半夏曲二钱,冬瓜子三钱,茯苓四钱,甘草梢五分,瓜蒌皮三钱,紫苑钱半,白杏仁三钱,生芽谷四钱,炒竹茹钱半。四帖。

    按:该患者系海盐张鼎桥南船方浜人,年未二十,学业于上海一铁器店,戊午阴历八月中在店患病,日就沉重,最后医生回绝,乃送回家中,所持药方十余张,已如上述,我初诊时满面青惨,骨瘦如柴,前后治疗半个月,诊治四次,竟能转危为安,病家喜出望外。D4

更多中药材
  • 湿热久出不去,五个方法可以帮你把胃,肝,膀胱,大肠,关节的湿热赶去。这个脸上出油爱长痘,早晨起来口苦,一吃饭就肚子胀,胳膊腿上长湿疹,舌质发红,舌苔黄腻,这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湿热。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五个方法,不管是湿热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赶出去......
  • 中医有一句话叫阴虚则痛,阴液在体内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那阴液不足,压不住阳气,就会产生虚火,虚火灼烧,我们身体就会隐隐疼痛。还有渗出水和体内的阴液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六个部位的疼痛。第一个就是腰痛,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不能温煦腰部的......
  •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
  •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