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表里两解治内热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

    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参15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栀子12克,火麻仁15克,郁李仁15克,大枣10克,炙甘草10克。3剂,水煎分2次温服。

    时隔五月余,患者来诊,诉服上药诸症若失,半月前因外感现又出现上述症状,在当地乡镇卫生院经中西医治疗,症状不见好转而加重。刻诊:身热,满脸通红,饮食如常,烦躁,大便5日未解,疲劳无力,舌暗红,苔白,脉细数。证属阳明内热,治以清热通便。处方:生石膏45克,知母10克,粳米30克,生晒参15克,火麻仁20克,郁李仁20克,炙甘草10克。上方服3剂而诸症已。

    按:病人初由外感,后由于误治而使外邪入里化热,出现身热汗出、烦躁等一系列症状。根据《伤寒论》168条:“伤寒……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由于内热外蒸则身热,上扰则脸红,烦躁,里热伤津则口渴多饮,便干。所以治以清阳明之热兼以润肠通便,方中用生石膏、知母清阳明之热,生晒参、粳米、大枣、炙甘草健胃生津止渴,又使热清而不伤胃,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使内热从下焦而去。

更多中药材
  • 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儿,一......
  •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现在网上有很多这种很火的视频,教你如何锻炼核心肌群,我们所说的腰托,实际上并不是骨质本身的问题。是因为核心肌群在这个竖脊肌,还有这个相关的肌群,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固定住你的这个脊柱,所以造成了脊柱,前后或者左右的移动,造成了关节的错位,或......
  • 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服药和饮食起居这些注意的话,那么支架里边还会发生再狭窄,一样会导致再次堵塞。一般,患者自己评估自己血管堵塞的情况,一般是用症状来判断的,那么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就会是以阵发性的胸闷胸痛为主,比如这个患者稍微活动一点儿,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