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卧不安”的两个涵义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为《内经》引用《下经》的原文。多数注家认为“卧不安”是指“睡眠不安”、“失眠”,也有部分医家认为“卧不安”是“不能平躺”、“平躺不安”之意。笔者认为实际上“卧不安”包括“睡眠不安”、“平躺不安”两个涵义。

    “卧不安”指“睡眠不安”、“失眠”

    《灵枢·淫邪发梦》有“卧不得安而喜梦”的记载,此句“卧不安”后言“喜梦”,因此“卧不安”是“睡眠不安”之意。《灵枢·营卫生会》云:“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气受,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前后文联系,“夜半”、“平旦阴尽”,可知这里的“卧”指睡眠。《灵枢·大惑论》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此处“多卧”因“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所致,故“多卧”指“嗜睡”之意。另有记载:“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脉盛,不得入于阴则阳气虚,故目不得瞑矣。”此处“不得卧”是因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即“阳不入阴”,故在此指“失眠”而言。《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指出:“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亦言“不得卧”是“睡眠不安”之意。

    “卧不安”指“不能平躺”、“平躺不安”

    《素问·逆调论》原文中言“胃不和则卧不安”主要是讨论逆气的病因病机。该段原文为“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纵观全段原文,主要是讨论逆气的各种情况,其中有阳明气逆所出现的“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肺之络脉气逆所出现的“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肾水上迫于肺所致的“不得卧卧则喘者”。而《内经》引用《下经》原文“胃不和则卧不安”主要用来解释“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这段话的,并没有和睡眠发生联系,因此将“卧不安”理解为“不能平躺”、“平躺不安”更近原意。

    此外在临床上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胃气不和,宿食内停导致脘腹胀满,睡眠不安或难以入睡者;胃气不和,气机上逆导致不能平躺或平躺不安者,如胃气上逆所致的呕吐、呃逆、嗳气往往使病人难以平躺。

    针对“卧不安”一词多义的现象,我们在研读古籍时应针对具体的语境,前后文相联系,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释义。

更多中药材
  • 这个肚子咕咕响,总排气多是怎么回事儿呢?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肚子总咕噜响?为什么排气还多呢?其实不管是胃还是肠出现这种咕咕声呢,其实就是一种气过水声,或者是通过那种比较稀的食物或者分辨的时候产生的这个声音。中医认为呢,它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
  •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心脏供血不足有哪些表现,心脏供血不足呢,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状态,它主要的表现呢是胸闷,胸疼,呈阵发性,通常会在劳累啊,情绪激动啊,寒冷啊之后诱发,那么中医呢,通常把这类疾病呢,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
  • 第一,就是不吃晚饭会导致什么呢?胃酸分泌增多,损伤胃粘膜,损伤胃粘膜之后啊,这个胃口啊就更不好了,就更不爱吃饭了,这样就瘦得更快,因为人体有这个生理周期,这个胃液也有它分泌的规律,你即便不吃饭,到了晚饭这个时间胃酸也会分泌,胃酸的酸度是很高......
  • 这个喉咙干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情况。咽痛喉咙干痛不仅仅是在冬春季易发生,那么在夏秋季也同样,因为夏季火热之邪旺盛,火热上炎,首先就会侵袭咽喉,鼻腔等等这样的部位,那所以今天我讲四个小妙招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喉咙......
  • 很多人有心慌、胸闷、气短的情况,严重的还伴有疼痛,去医院检查做心电图都是正常,于是西医诊断为说你这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只要有心慌,胸闷,气短伴疼痛的症状,无论西医诊断如何,中医都统称为胸痹,那中医治疗胸痹的思路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我们北方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