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伤寒兼有伏热证

    【病人基本资料】

    辽宁马××,年五十一岁,得伤寒兼有伏热证。

    【病因】

    因买卖赔钱,家计顿窘,懊悔不已,致生内热;孟冬时因受风,咳嗽有痰微喘,小便不利,周身漫肿。愚为治愈,旬日之外,又重受外感,因得斯证。

    【证候】

    表里大热,烦躁不安,脑中胀疼,大便数日一行甚干燥,舌苔白浓,中心微黄,脉极洪实,左右皆然,此乃阳明腑实之证。凡阳明腑实之脉,多偏见于右手,此脉左右皆洪实者,因其时常懊悔,心肝积有内热也,其脑中胀疼者,因心与肝胆之热挟阳明之热上攻也。当用大剂寒凉微带表散,清其阳明胃腑之热,兼以清其心肝之热。

    【处方】

    生石膏(四两捣细)知母(一两)甘草(四钱)粳米(六钱)青连翘(三钱)共作汤煎至米熟,取汤三盅,分三次温服下,病愈勿尽剂。

    【方解】

    此方即白虎东加连翘也,白虎汤为伤寒病阳明腑热之正药,加连翘者取其色青入肝,气轻入心,又能引白虎汤之力达于心肝以清热也。

    【效果】

    将药三次服完,其热稍退,翌日病复还原,连服五剂,将生石膏加至八两,病仍如故,大便亦不滑泻,病家惧不可挽救,因晓之曰︰石膏原为平和之药,惟服其细末则较有力,听吾用药勿阻,此次即愈矣。为疏方,方中生石膏仍用八两,将药煎服之后,又用生石膏细末二两,俾蘸梨片徐徐嚼服之,服至两半,其热全消,遂停服,从此病愈,不再反复。

    【附记】

    此案曾登于《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评此案云︰“日本××××谓︰‘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故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及其它石膏诸方,其量皆过于平剂。世医不知此意为小剂用之,譬如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宜乎无效也。’吾国善用石膏者,除长沙汉方之外,明有缪氏仲淳,清有顾氏松园、余氏师愚、王氏孟英,皆以善治温热名,凡治阳明实热之证,无不重用石膏以奏功。今用石膏由四两加至八两,似已骇人听闻,然连服五、六剂热仍如故,大便亦不滑泻,迨外加石膏细末梨片蘸服又至两半,热始全消而病愈,可见石膏为凉药中纯良之品,世之畏石膏如虎者,可以放胆而不必怀疑也。”

更多中药材
  • 一、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如果肝气不能调达,就容易肝气犯胃,并且导致气滞、气逆,出现肝胃不合而引发胃胀。肝气郁结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胸闷胀痛、呼吸不畅、心情烦躁、急躁易怒,一生气就感到胃胀不适,而且还会随着病情的变化不断加重,这个时候就需要疏肝理......
  • 这个酸枣仁在临床用的比较多啊,首先要了解酸枣仁的功效吧,酸枣仁在临床上其实主要功效是宁心安神,生津止咳的作用,这个对于失眠的话,要针对不同失眠类型来选择用药,我们失眠的临床类型比较多,有脾胃虚弱导致的失眠,由阴虚内热导致失眠,还有肝气郁结导......
  • 一、胃怕寒,胃是娇弱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比较敏感,所以胃部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太多寒凉的食物。二、胃怕撑,吃得太饱会使胃排空延迟,从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三、胃怕晚,很多人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不按时吃饭,饿了就忍着,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毛病。......
  • 黄芪泡水不是谁都能喝,我们都知道黄芪泡水好处多,对脾虚失眠都很有帮助,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对于感冒发热者,阴虚湿热者,或者身体处于虚弱的状态,此时喝黄芪水可能使得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头晕,上火等不适情况,所以这类人群最好不要喝。其次,黄......
  • 晨起一杯凉白开是对还是错。很多人有早晨喝一杯凉白开的习惯,认为可以调节内分泌,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其实这种习惯是不正确的。中医认为,晨起正是阳气升发的时候,此时喝杯凉白开,好比正常工作的发动机泼上一盆冷水,这样做会大伤人体下焦阳气,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