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静神与养生

    中国古代将精、气、神奉为人之三宝,三者对人的健康和养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神为生命的主宰,宜于清静内守,而不宜躁动妄耗。因此古人养生就以调神为第一要义。通过清静养神、四气调神、积精养神、修性怡神、气功练神等形式,最终达到体气平和而延长寿命。

    历代先贤注重静神

    精神养生的思想始于老庄,他们提出的”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在摄生保健方面却有可取之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静为躁君。”意思是说,“静”做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躁”的主宰。因而他极力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即要尽量排除杂念,使心灵空虚,始终如一地坚守清静,使神气静而不躁。庄子承老子之学,亦提出了“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主张。他还在《庄子·刻意》中把“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作为“养神之道”来提倡。这里的“动而以天行”,说明庄子在主静的同时,认识到了神气还必须静中有动的一面,较老子的认识进了一步。

    《黄帝内经》继老庄之后,第一次从医学的角度提出了静神以摄生防病的思想。《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就是内无所蓄;“淡”就是外无所逐;“虚无”是虚极静笃,臻于自然的意思。“恬淡虚无”实即摒除杂念,畅遂情志,神静淡泊,保持“静养”之意。

    三国时期的著名养生家嵇康在《养生论》中提出“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等以静神来养形的养生学思想。他主张“清虚静泰,少私寡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从而益身长寿。

    唐代孙思邈提倡“少思、少念”以静神。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保养说》中说:“精神内守,则身心凝定,而无俟于制伏之强,如今之静功也。”他提出“以理求静”的原则,主张“正思虑,以养神”,认为“主于理,则人欲消亡而心清神悦,不求静而自静”。他的这一原则对于静神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燕居》中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他从实际出发,给“静神”赋予了新的内容。他反对道家虚无缥缈之绝对的“静”,主张神宜相对于静,认为神不用不动固然属于静,然而用之不过,专一不杂,动不妄动,同样具有静的意义,从而使静神之说前进了一大步。

    静神益于自我调整

    虽然气功和瑜伽术、修禅在修炼方式和终极目的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他们都是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都要求以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来达到入静状态,从而调整身心。这里的“入静状态”指的就是放松身心、排除杂念、驾驭意念等方式,使其意识由紧张或清醒的状态逐渐进入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在主观上呈现“恬淡虚无”的境界。

    然而它们不单单停留在“神静”的层次上,还要求人在“入静”的情况下,积极运用自身的心理潜力给身心以积极影响,从而调整身心,延年益寿。

    事实证明,人体内部存在着一种潜力巨大的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有效地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自身调节能力。心理生理学、心理免疫学的研究也证实了人类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改变自身的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无论是古人提出的“静神”的养生方法,还是当前流行的瑜伽术等,都要求能达到身心入静,从而自主或不自主地运用其自身的调节机制来调节身心。

    拿气功来说,大量研究已证实,气功入静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比如,脑电图呈现小节律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率减慢、血压多降低、周身微循环改善、呼吸柔和舒缓且均匀深长、肺活量增大、胃肠活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等等。总之,入静状态下,各系统的指标都出现了相应的有益的改变。

    静神养生侧重实践

    养生是侧重于实践的一门学问,我们在充分认识到“静神”的重要性之后,还要重视“静神”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顺从自然,适应社会。中医学认为,人、自然、社会是合一的,即所谓的“天人合一”。人一定要顺应自然,适应社会。只有如此,才能心身协调;求得神静,违逆自然之道则会躁动不宁。

    修德养性,少私寡欲。唐代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他强调:“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少私寡欲有赖于思想的纯正,忧心忡忡、永不满足往往产生忧郁、失望、苦闷的情绪,从而扰乱精神的清静。

    动静结合,形神兼养;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嵇康说:“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可见形神相互依赖的重要性。“动以养形”与“静以养神”并不矛盾,二者互相协调,相互补充。只是“动以养形”要以形劳而不倦为度。而且动静本来就不冲突,身体的活动与精神的恬淡恰恰可以相互调节制约。

    精神乐观,心态平静。《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所谓“恬愉”,即安静乐观。只有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才能拥有一份平静的心态。(李长远)D2

更多中药材
  • 春末夏初,采摘新鲜的枇杷叶晒干,刷去绒毛,洗净切碎,既能入药也可以食用,那么枇杷叶要怎么吃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中药枇杷叶的食用方法吧!第一,枇杷叶粥:枇杷叶煎水去渣取汁,加入大米煮成粥即可。可润肺化痰养胃,适合气虚阴虚发热者食用。第二......
  • 豆豉我们大家应该都吃过,味道非常不错,而且在很多美食里面都有豆豉的影子,比如我们的最爱老干妈,那里面主要就是豆豉;豆豉也是有制作过程的,很多人对这一方面都不是特别的了解,而且也不知道其实豆豉还是一种中药材,名字就叫做淡豆豉,那么究竟中药淡豆......
  • 随着现在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的国家政策也在鼓励很多妇女生育二胎。很多的高龄妇女的生育二胎过后,都会选择给宝宝喂一些益母草来保证他们的体内营养素。但是现在的很多健康网站都在警示广大妇女在哺乳期的时候,对于益母草的食用一定要比较谨慎,那......
  • 男人肾虚是很常见的,会因为工作劳累压力很大导致,平时不注意保养的话,是最容易出现肾虚的,有的男士会经常吃六味地黄丸来补养肾脏,不知道六味地黄丸补肾阳虚吗,有没有什么好的功效呢,有的男士不建议吃六味地黄丸来补养肾脏,有的人说是可以的,到底能不......
  • 妇科疾病是我们生活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但是对女性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其中有很多女性出现妇科疾病总是不好意思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就会自己盲目的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缓解,有很多女性在下身出现瘙痒等现象的时候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来清洗下身,有的时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