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新麦收割伏面香

    新麦收割后,北方的农家院里便飘出伏面的缕缕清香。各种伏面竞相亮相,村里村外,香气馥郁。北方的麦收季节较之南方来得晚些。一场热风刮过,麦田里一片金黄,遍野流金的景象让农民欣喜异常。

    这时节,北方人都会用新麦碾面做面食,既开胃又有营养,既爽口又败火——“吃伏面”的食俗也就千年沿袭不衰。村口的碾盘嘎吱吱一响,农家院里便飘出了伏面的香味。关外制作的伏面比关内的还要丰富多彩,竟有十数种之多:饺子、面汤、面条、馒头、包子、合子、馄饨、烙饼、煎饼等等。吃得北方人兴高采烈,满面红光,热汗淋漓。

    “三伏饺”是伏面中的主角。它不仅外形美观,犹如一枚枚精巧玲珑的玉器;而且“内容”丰富:有肉馅的,有野菜馅的,有倭瓜馅的,有葫芦馅的,有辣椒馅的,有茴香馅的……馅不同,味迥异,蘸蒜抹酱,各有千秋。北方伏面系列中的面汤也与关内的有所不同,关内的面汤多半为水冲的“凉面”,图得是一个凉爽劲;北方的面汤看中的是“以热攻热”、以热逼汗,故以热汤面居多。烧一锅沸水,把用沸水淋出的状如圆珠的面疙瘩摇至锅内,煮熟盛出,谓之“清汤”;用油炸锅、用葱炝锅,添水烧沸,把面疙瘩摇至锅内,煮熟盛出,谓之“香汤”。此外,还有“瓜片面汤”、“倭瓜面汤”、“葱花面汤”等多种口味面汤,吃得北方人汗出如浆,大呼过瘾!

    “千层饼”也是北方伏面中的重要成员。这种饼讲究“外焦里嫩”——烙饼的表面微糊而泛香,如同上下各包裹了一层金黄、油脆、薄如纸、坚如板的硬壳,嚼起来咔咔有声,酥脆喷香;里面是层层可起、犹如书页一般的饼心儿。抖一抖,饼心儿泾渭分明,霍然分离,一层一洞天,香气缕缕,热气腾腾。而且饼心在和面时掺入了葱花、肉末、孜然等,所以看上去如群蚁排衙,流光溢彩,艳丽夺目,吃起来绵软筋道,唇齿生香。

    炎热的夏季,北方人用一双巧手把乡下寻常的日子调理得丰富多彩,轻松惬意,充满期待。在庭院中的倭瓜架下,吃一口烙饼,喝一口豆腐汤,抹一把头上的热汗,喊一嗓子胸中的豪情,暑气消遁,通体生凉,饱嗝串串,意气洋洋!——这,是北方人一年中不可错过的享受。(钱国宏)

更多中药材
  • 紫苏在中国通常被用作传统中药,而日本人则主要将其用于烹饪,特别是在吃生鱼片时和食用刺身时。在我国一些地区,紫苏还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苏是我国流传千年的名药,一片小小的叶子,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很多的部位都是可以食用,可以说全身都是宝。什......
  • 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对于车前草这种植物并不陌生,在很多的资料当中都有记载,这可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车前草又叫猪耳朵草,它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生命力比较完全顽强,分布范围特别广,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车前草是可以入药的......
  • 三七粉是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保健类药物,又被称之为“金不换”。在《本草纲目》中,三七是上品,可以长期久服,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自古以来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活血第一”的说法。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如今关于三七粉容易伤肝的说法也是越来越多,......
  • 夏天可以吃到很多时令的水果,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在这个季节,雨水充沛,水果香甜多汁。在南方的夏天,还有一种独特的水果,基本上见不到,那就是黄皮果。尤其是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正是吃黄皮果的好季节,荔枝吃多了容易造成肝火旺盛而且糖分高,所以不......
  •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内脏之一,它是我们消化、吸收、代谢、排泄、免疫等生理功能的基础。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等问题,使得肝脏的健康逐渐受到损害。那么,如何保护我们的肝脏呢?李可老中医告诉我们,多吃这4种东西,可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