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苏东坡创建合资医院

    邬时民 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

    古代有许多文人兼习医理。苏东坡是位豪放派大词人,同时也懂得医术,近来读史发现,苏东坡还是我国公私集资合办医院的创始者。

    宋人周煇《清波杂志》云:“苏文忠公知杭州,以私帑五十两助官缗,于城中置病坊一所,名‘安乐’,以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与紫衣。后两浙漕臣申请乞自今管干病坊僧三年,满所医之数,赐紫衣及祠部牒一道。从之,仍(乃)改为‘安济坊’”。

    北宋元祐4年(公元1089年),52岁的苏东坡结束了在朝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的辉煌3年,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太守,领兵浙西。一上任,就碰到疫病大流行,一时间,街头巷尾到处是一片病吟声,尸横荒郊。当时杭州已有37万多人,连一家医院也没有。为此,苏东坡除千方百计救济灾民外,还筹集钱款,次年在杭州城中心的众安桥头(惠民路附近),建置病坊,专门收治贫苦病人,命名为“安乐坊”。病坊即我国古代医院,“安乐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公私合资的医院。为了开办病坊,苏东坡拨出公款2000缗(缗是宋代铜币计量单位,相当于“贯”),自己捐出仅有的50两银子,投入到病坊的建设中去;后苏东坡选任朝官之际,近臣馈送5两金子、150两银子,全部转送给病坊,也用作扩建购地经费。这个史实在《杭州市志》卷六有载:“宋元祐4年(公元1089年),杭州瘟疫流行,时任杭州知州的苏轼捐献私帑,与官家合办‘安乐坊’于众安桥,是我国最早的民间救济医院。”

    后来,苏东坡把病坊搬到西湖边,改名“安济坊”,继续为民治病。可惜苏东坡离任后,因官方无资助,“安济坊”变为自负盈亏的私立医院,不能再有效接济贫困病人。

更多中药材
  •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