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痛经外治法

    宋丽华 山东莱阳中心医院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发冷,泛恶欲吐等症状,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运用外治法则更简便安全,效果良好。下面介绍几则中药外治方:

    白药填脐法:取云南白药适量,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药糊每日一换,连续3~5天。

    药酊摩擦法:取云南白药酊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气海穴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至腹内时,疼痛即止。

    芥糊敷足法:取白芥子12克,研为细末,加米醋、面粉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一换。还可配合外敷关元、气海穴。

    足浴方:取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克,水煎2000毫升足浴,每次15~2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3~5天。

    外敷疗法:药用川乌、草乌各5克共研细末,用葱汁、蜂蜜调匀,外敷少腹部疼痛处,每敷2~3小时,每日一次。

    贴穴疗法:取关元穴、三阴交穴,用半张伤湿止痛膏分别贴于以上两穴,并用拇指、食指按压,每天3~5次,药膏3~5天更换一次。

更多中药材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