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滥用抗菌药物危害不良反应及使用原则

    人类在抗菌药物开发应用所获巨大成就面前,开始藐视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对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应用也变得为所欲为。但种自信很快就被严酷的事实所打碎,原本有效的抗生素或合成抗菌药物已经不再能有效控制感染了。

    抗菌药物的滥用危害有以下几点:

    (1)

    诱发细菌耐药。耐红霉素的金葡球菌已超过50%,耐头孢菌素的菌株已达40%以上,耐喹诺酮的菌株在35%左右。

    (2)

    损害人体器官。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等。如喹诺酮类可致年幼动物软骨损害,使承重骨关节出现水泡,少数病人出现关节痛和炎症;氯霉素服用后难以灭活,可引起儿童心血管衰竭的“灰婴综合症”,严重者可致死。

    (3)

    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4)

    浪费医药资源。抗生素的生产有天然、半合成、合成3种方法,其中前两种都需粮食作培养基;同时新的抗生素价格昂贵,滥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仅不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这,每年就浪费7亿元。

    (5)

    造成社会危害。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引起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即这些细菌感染将变得所向无敌,人类对它们束手无策。如当前耐多药结核菌就成了世界上结核病防治的难题。

    常见的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

    (1)

    肝脏损害。抗菌药物吸收后在肝脏代谢,故肝脏易受抗菌药物损害。四环素、利福平、红霉素均可引起肝损害。

    (2)

    肾脏损害。药物经肠道吸收,吸收后均以原型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易受到药物损害。肝功能减退的应避免应用氯霉素、氨苄西林酯化物等药物。

    (3)

    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听力、视力、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恰当地使用耳毒性药物而造成耳聋。

    (4)

    血液系统损害。各类抗菌药物在长期和大量应用时都可以影响血细胞的生成,致血细胞减少,包括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全血细胞减少即再生障碍性贫血。

    (5)

    消化道反应。如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引起消化道反应。

    (6)

    二重感染、菌群失调及院内感染。

    (7)

    过敏反应。

    提醒大家要慎重使用抗菌药物,学会合理用药,坚持做到“四不”原则:

    (1)不自行购买。多数抗菌药物是处方药物,不要凭想当然到药店买药,而应有病先看医师,凭处方购药。

    (2)不主动要求。抗菌药物是用来对付细菌的,确有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需要专业的评估,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时不要动辄要求医师开抗菌药。

    (3)不任意服用。对家庭小药箱中储备的抗菌药物,要谨慎使用,最好到医院确诊后,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千万不要盲目乱用。

    (4)不随便停药。一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因为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滁州药检所

    付晓玲)

更多中药材
  •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
  •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
  •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
  •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