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天麻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是按“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对天麻品种鉴定、分布、生态环境、气候与地理景观、蜜环菌与土壤提供营养源、有效成分、重金属含量、大气、水质和土壤监测、适栽区域选择、产品加工与贮藏等作出了规定。

    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平武县天麻主要产区和四川省盆周相似山区。

    2引用标准

    2.1“GB3095-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2.2“GB9137-88”《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2.3“GB3838-88”《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2.4“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2.5“GHZB11999”《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2.6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2.7《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2001年第326号令);

    2.8《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2002,3);

    2.9国家外贸部《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001年)。

    3具体要求

    3.1产地自然概况

    平武县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的盆周山区,位于东经130o49’~104o59’,北纬31o43’~33o03’之间,东南低,西北高,最低海拔600m,最高海拔5400m,相对高差显著,海拔1000~2500m的面积占总幅员面的62%。境内群山连绵,地形地貌复杂,植被覆盖率高达74%,构成了多种植物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生态环境。平武县是地道药材天麻的重要产地,遍布全县各乡、镇,尤以北部山区最为丰富,质优量大,久负盛名,自古就有“土产唯宜药”之说。

    3.1.1气候类型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雨量较为充沛。年平均气温14.7℃~10℃,年积温4571℃,无霜期253d,年降水量>862.5mm,平均相对湿度80%,由于高海拔、低气温、大湿度,腐殖质发育良好。

    3.1.2土壤条件该生长区属自然土,黄棕壤至暗棕壤,酸性土,表层富含有机质,颜色为浅黄,剖面下端为灰黄色,表层土壤为团粒结构,疏松,质地轻,pH5.5~6.5。分析结果(g/kg),有机质65.12~142.66,烧失量123.74~219.88,全氮3.01~7.04,全磷0.34~0.71,全钾13.96~15.49。重金属含量(mg/Kg),铅12.88~13.43,铬8.76~17.90,镉0.26~0.48,汞<0.01,砷1.29~2.56。3.1.3天麻生态环境天麻分布的垂直海拔高度在700~2800m范围,以1000~l600m为最适宜栽培区,这是天麻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对高山区冷凉潮湿环境的适应特性。植被是天麻赖以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环境,种植区应选择阔叶杂木稀疏林带或灌木混交林带,这些植物有利于蜜环菌生长,为天麻提供必需的营养源。

    3.2品种类型及形态学特征天麻G.astrodiaelataBlume属兰科Orchidaceae多年生草

    本植物,地下生长的块茎供药用。平武县天麻品种主要有红天麻G.elataBl.f.elata,分布于县境海拔800~2300m山地稀疏林区,花黄,略带橙红色,花茎橙红色,株高lm左右,出土时苞芽鳞片橙红色,出苗开花较早,块茎肥大,略呈椭圆形,淡黄色,分生能力较强,产量高,适应性强,是平武县人工栽培的优势品种;乌天麻G.elataBl.f.glaucaS.Chow,花蓝绿色或黄色,花茎灰棕色或绿褐色,有明显的白色纵行条纹,植株高大,高1.5m左右,出土时苞芽鳞片黑褐色,出苗开花期较晚,分生能力较差,杂生于红天麻产地,可作为良种选育;绿天麻 G.elataBl.f.viridisMakino,花黄色微带嫩绿,色泽鲜艳,株高约lm左右,花茎较细,黄绿色,块茎较小。

    3.3种质和繁殖材料天麻种植不同于其它中药材,它必需依靠萌发菌(有性繁殖)和蜜环菌(无性繁殖)提供发芽和营养,才能使天麻获得生长和繁育,因此,它的繁殖材料应有朔果种子、萌发菌、米麻、白麻和蜜环菌。

    3.3.1天麻种子质量标准朔果种子是箭麻出苗开花授粉后形成的果实,每个果实约有2~3万颗种子,成熟的种子易散落,呈浅蜜黄色或蜜黄色。栽培麻种为米麻和白麻,秋收后选择外观白色、乳白色、淡黄白色、无损伤、无虫害、无霉变、顶芽完整的个体做种麻。播种和栽培用的三级萌发菌和蜜环菌应鉴定为无污染的纯种。

    3.3.2繁殖材料的准备和保存朔果种子一般是6~7月份成熟采收,种子放于牛皮纸袋内封好,以免散落,如不能即时播种,可存放于冰箱冷藏室(2℃~6”C)保存不得超过半个月,秋季lO~11月份采收的米麻和白麻应埋于15cm以下含水量50%~60%土壤中保存。

    3.4栽培方法天麻是具有内生菌根的兰科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能进行光和作用而营自养生活,主要依靠分解侵入其体内的蜜环菌 ArmillarllameUeaVahl.exFr.Karst.(属担子菌亚门 Basidiomycotioma,蜜环菌属Armillariella.Karst.)和自然富养分的腐殖土而生长(无性繁殖或称营养繁殖),又必需与小菇属Mycena萌发菌 M.osmundicolaLange.M.dendrobicM.SPY.M.SPL等建立共生关系,才能使天麻种子获得营养而发芽(有性繁殖或称种子繁殖)。天麻这种独特的生活史是其它药用植物所没有的,全部生长周期90%以上的时间是在地下完成的。

    3.4.1无性繁殖栽培法

    用地下块茎进行繁殖,即以米麻和白麻作种,进行繁殖新的块茎个体。

    3.4.1.1蜜环菌材的培养与选择采集自然界生长的野生蜜环菌幼嫩菌索或夏秋季节新生而发育正常的蜜环菌子实体,以棒材接菌法和PDA培养基培养法而获得天麻栽培时的营养菌材。质量要求菌索棕红色,生长旺盛,具有白色生长点,在黑暗处观察发生荧光,折断时有弹性,菌材皮层无腐朽变黑现象,杂菌生长不得超过1/3。

    3.4.1.2种麻的选择种麻块茎的选择可以来自野生或人工栽培的米麻和白麻,它必须是发育良好,色泽正常,无损伤、无病虫害和健壮的个体(不得切割)作种。

    3.4.1.3栽培方法选择海拔1000~1600m范围的自然山坡的稀疏林带为栽种区域,采用窝栽或畦栽,窝长1.5m,宽lm,深40cm,窝底先铺腐殖土或撒一层落叶约5,然后平放直径5~10cm,长70~80cm菌棒5~7根,株距5~10cm,再根据种麻的大小,每隔10~15cm取一个紧放于菌棒一侧,盖土超过菌棒15cm,菌棒之间不能有空隙,充分浇水,首次保持土壤湿度70%,此法亦可栽培两层,每窝下种量150~250g。畦栽可因地制宜,乃窝栽的扩大栽培。

    3.4.1.4栽培注意事项菌材以各种杂灌木阔叶树种皆可培植,含油脂、芳香树和针叶树木不宜使用。一般菌材可一年一换,青杠菌材可用2~3年。栽培时间以天麻休眠期下种最为适宜,lO~11月份为栽种期,旧窝连栽,一般可二、三年停栽一年,翻窝晾晒一年后再用或者换用新窝。新老菌材搭配使用,每年秋栽时,应补充新培植的菌材。

    3.4.1.5复壮抚育天麻经过无性繁殖栽培几代后,出现种麻退化,产量减少,质量下降等情况,可采用低海拔(1000m)移栽于高海拔(1700m以上)复壮2个生长周期。特定电磁波辐照技术(TDP),种麻交替使用等措施,可保持天麻的优质高产,防止退化。

    3.4.2有性繁殖播种法天麻的有性繁殖是为了扩大种源、保护野生资源、良种选育,建立可持续发展基地的重要手段。

    3.4.2.1建立育种圃选择野生态环境湿润稀疏林地土壤,建立圃地,面积大小根据需要而定,要适宜天然或人工授粉,圃地应搭棚架,盖上稀疏树枝,高度2m左右。圃地为长方型,并铺好已培养好的菌材,11月份采挖天麻时,选择发育完好、无损伤、无病虫害、芽嘴健全、个重在100g以上的箭麻,每一畦栽种箭麻两行,顶芽一端靠边放置或两边菌材的外边,芽嘴向上,株距15~20cm,箭麻栽培深度10~15cm,盖土10cm,浇水保持土壤湿度50%~60%,出苗开花后,经过授粉的种子6~7月份成熟。

    3.4.2.2播种方法将成熟的裂果种子采收后,放入牛皮纸袋保存,一般不得超过一周,如不能及时播种,可放于冰箱冷藏室保存半个月。播种前把培养好的萌发菌菌种撒入蜜环菌床,然后把天麻种子用细沙拌匀播入,或将种子与萌发菌混匀播入,覆土10cm,并盖以落叶,撒水保湿,26天左右可观察到发芽的原球茎,不能中途翻动,播种后1年半可收获到种麻和箭麻,作无性繁殖材料。

    3.5田间管理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价格较高,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5.1防干旱天麻及蜜环菌的生长繁殖,土壤要有足够的湿度条件,一般应保持在50%~60%。久旱或土壤干燥会造成新生幼芽大量死亡,尤其在天麻生长最旺盛的5~9月份,尤应注意浇水保湿。

    3.5.2防涝一般情况下,雨水多对天麻生长是有利的,但遇连雨或暴雨,造成天麻窝积水而使麻体腐烂,应挖排水沟排除积水。

    3.5.3防冻伤天麻是跨季节生长的药材,要避免度过严冬时的损害,应加盖落叶、草皮、塑料薄膜或覆土,做到防冻、保温和保湿,有利于次年生长。

    3.5.4防治病虫害,种植示范区不使用农药,因系高山区生土地,病虫害较少,如少量发现,用人工方法消除。

    3.5.5防止杂菌污染天麻栽培时的营养源为蜜环菌材,但也伴有其它杂菌污染,这些杂菌对天麻危害很大,侵染杂菌后,天麻基本无收成。因此,只有防止杂菌污染,才能保证天麻生长,去除法是将污染的蜜环菌材(超过1/3)废弃不用,选用菌材时,一定要认真挑选,确定为蜜环菌材时,方可使用,而且要保持湿润,其它杂菌就无法生长。

    3.6采收与加工

    为了有效地保证天麻的品质和产量,较好地取得加工效果,应严格控制天麻收获期。

    3.6.1采收季节天麻在12℃以下,即处于冬眠期,质量最好,lO~11月份是天麻收获的最佳季节,根据加工条件,可分期分批采收。

    3.6.2加工方法对天麻进行科学地加工炮制,能有效地保证其药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才便于贮藏和运输,因此,应严格操作。

    3.6.2.1采挖用具和容器不得被化肥、农药和其它有害物质污染。

    3.6.2.2收获的天麻要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应在一周内完成,存放时间过长,易产生霉烂,影响质量。

    3.6.2.3加工时,先洗去泥沙,换水反复搓去块茎鳞片、粗皮和黑迹,用清水漂洗干净,保持完整的形态。

    3.6.2.4根据天麻的大小,分别放入蒸笼、饭甑内或其它可蒸制的器具,隔水蒸至透心,对光看没有黑心就合适了,一般在水沸后蒸20~30min即可。

    3.6.2.5蒸后取出摊开,放于洁净草席或篾席,晾干水气,再放入土制烘房或机械烘房,第一、二天可加热60℃~70℃,第三天为50℃,烘至稍软有弹性时,压扁成形,在密闭情况下,用硫磺薰蒸1~2h,敝气3h,继续以50℃烘干至含水量不超过5%。

    3.6.2.6烘干后的成品天麻,表面有细沟及细纵纹,黄白色,半透明,质坚,断面角质状,褐黄色或黄白色,有光泽。

    3.6.2.7等级划分,依照天麻个体大小,确定每公斤的个数,分为四个等级,一等26个,二等46个,三等90个以下,四等100个以上。

    3.6.2.8加工场地要求干燥,通风、清洁、易打扫,周围环境无污染源,有防鼠、鸟、虫及家禽(畜)等措施和设备。

    注:天麻加工炮制过程中,不得以明矾浸泡、刮皮、直接水煮等。

    3.7.质量标准与监测

    3.7.1外观性状天麻成品为黄白色,椭圆形或长圆形,略扁平,麻体周围有退化的环状鳞片,顶芽略弯有苞片,底部有明显的生长盘,质地坚硬,断面为褐黄色或黄白色,有光泽,闻之有特殊的马尿味。

    3.7.2质量检测多批次对天麻素含量的测定,平均为 O.3%,重金属和砷盐的测定,其均值(µg/g)为 Pb<0.465,Cr<0.160,Hg<0.017,As≤O.136,Cd<0.012。并对铜元素等作了检测,Cu<4.710,Al<40.00,Zn≥51.60,Fe>144.05,Mn≥12.24。农药残留量元,水份<5.O%。(达到了《中国药典》要求和进出口绿色药材标准)。

    3.8包装、贮藏与运输

    天麻系名贵中药材,为了保证质量,防止污染,霉变与损伤,包装、贮藏与运输各个环节应做好管理和要求。

    3.8.1包装材料选择无毒、乳白色塑料袋,分装为100g、500g、5000g和10000g,并贴上标志,装于干净专用纸盒,加封。

    3.8.2仓库贮藏条件应干燥、通风、避光和有防护设

    备,保持仓库温度不得超过25℃,相对湿度低于60

    %。

    3.8.3药架要坚固,堆放易检查,消毒处理方便,药架底层距地面不得少于20cm。

    3.8.4运载工具和容器应洁净、干燥、无有害残留物,有较好的通气性和有严密的防潮设备。

    3.9技术档案记录与管理

    天麻的栽培繁殖,不同于一般药材,它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与繁殖方法,因此,记录好各个生产环节情况,是保证天麻生产示范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文件。

    3.9.1生态环境描述包括海拔、气温、湿度、大气、水质、土壤、植被和其它有关情况。3.9.2繁殖材料所有天麻栽培种子(包括有性、无性、野生或家种、繁殖代数)应详细记录,并注明其来源和产地。

    3.9.3栽培包括菌材培养的树种、时间和生长情况,天麻的栽培时间,下种量和个数,窝栽或畦(厢)栽数且里。

    3.9.4收获根据不同栽培方法所采收的天麻,应按箭麻、白麻和米麻分别统计鲜品产量和干燥后的重量。所有产品要作形态变化记录。

    3.9.5技术资料要分类建档保存,不得少于10年。

更多中药材
  • 我之前讲过,这类问题其实就是慢性的泌尿系统感染,它所伴有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每个这样的患者来找到我的时候,都是比较顽固型的,尿频、尿急、尿痛,而且时间都比较长,都得是一年往上的怎么治疗都是反反复复发作,只要一招点儿凉,一上火就......
  • 这位患者是手指,下肢以及眼睑的水肿,西医检查了一大圈儿,没有什么问题,排除了一些心源性的,肾源性的这些方面的水肿的一个诱发疾病,所以说最终给他定义为血管神经性水肿。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临床表现,他容易出现的是双下肢,双手眼睑水肿,喝水喝多点儿,......
  • 第一点就是口腔舌体灼热疼痛,舌头啊就像被开水烫了一样,口腔黏膜也是这种感觉,早晨一起来,这个症状就开始了,一直到晚上,这一天没有好受的时候,逐渐的加重,到晚上睡觉了,我算解脱了,第二天早晨起来又是这样的一个临床表现。所以说大家来看一下,通常......
  • 她是一位49岁的女性患者,为什么强调年龄,因为这个女性患者来了就讲了,说我有这种子宫肌瘤,也有腺肌症,然后你说我都到这个年龄,马上绝经了,杨大夫你就帮我控制一下,把我这症状缓解缓解,如果绝经了,它不再长了,有就有,那我也不想挨刀动手术了。我......
  • 这个患者,说来也是一个巧合,我是给他家属看病,然后他陪着来的,他就跟我说了这个头痛的问题,他说我这个头痛,几乎疼了20多年了,每天都疼,也尝试了很多的治疗办法,那么这个中药能不能治,我就跟他讲,你可以跟我聊一聊,然后,尝试用中药去解决一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