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孙思邈与阿是穴

    唐代著名大医学家孙思邈一生为民解除疾苦,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针灸学中的“阿是穴”,就是他在临床中首先发现的。

    孙思邈约70岁那年,一天清晨,他正在屋里编写《千金要方》。突然有一个乡邻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孙先生,昨天我路过青石村,见陈阿大的病越来越重啦!已经疼得昏死过几次,看样子活不长了。他吃了许多药,也扎过许多次针灸,仍然疼得厉害。他很想请您去治一治,只是家里很穷,怕付不起诊金呀!”

    孙思邈听后,毫不迟疑地说:“我现在就去给他看看”。

    那人问:“青石村离这儿足有三十里路,尽是羊肠小道,还要翻两座山、三条沟,您是上了年纪的人,能走得动吗?”

    孙思邈毫不犹豫地说:“我年纪虽然大了,但身板还硬朗着呢!”

    孙思邈备好银针,背起药囊,柱上拐杖,就上路了。

    黄昏时分,孙思邈终于赶到了青石村,在一座破烂不堪的茅舍里找到了陈阿大。

    陈阿大躺在一张破席子上,昏迷不醒。经过孙思邈的尽心抢救,陈阿大终于在半夜里清醒了过来。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在为自己治疗,又惊又喜又感动,想坐起来道谢,谁知身体稍微一动就又刀割一样地疼了起来,孙思邈连忙扶病人躺下,并说:“只要止住了疼,再吃几剂汤药,病就会好起来的”。说着,他又给病人扎了止痛针。

    银针拔出来了,病人还是疼得大声呻吟,孙思邈另选穴位又扎了针,仍然没有见效。他一个又一个地扎着古医书中记载的能止疼的穴位,能用的穴位都扎过了,疼痛还是没有能止住。孙思邈心想:人体上的穴位难道只有古书中写的这些,就没有别的吗?

    孙思邈想了一阵,问病人哪儿最疼?病人疼得有气无力地说:“左、左、左……腿。”孙思邈于是选中病人左腿的一个部位,用拇指轻轻地按了下去,问:“是不是这儿?”病人摇了摇头。孙思邈耐心地又按了好几处,病人一直在摇头。当他按到膝关节左上方一个部位时,病人突然叫了起来:“阿——是——是这儿!”

    孙思邈于是就将银针从这儿扎了下去。

    病人痛苦的面容终于舒展了,他抹了抹满头的大汗说:“先生,您这一针可真灵呀!针一进,我浑身一麻,就不疼啦!”他抬头瞧了瞧扎针的部位,好奇地问:“先生,这叫啥穴呀?怎么针一进疼就止住了呢?”

    孙思邈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展开了,眼睛眯成了两条缝,笑哈哈地说:“你刚才不是说‘阿——是——’吗?这就叫‘阿是穴’呀!”

    此后,阿是穴的叫法便流传下来了。

    摘自:《中国医师周刊》文/潘东曙

更多中药材
  • 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过度的追求这些养生或者是健康,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者以全素为主,甚至连蛋奶都不吃,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个别老年人甚至因为控制这些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甚至是严重的贫血,是在临床上都发生过,这就得不偿失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
  • 大家好,大家呢都对三伏贴呢有所了解,它的完整叫法呢,应该叫做伏九贴敷法,就是在三九和三伏进行穴位的贴服,利用药物渗透的原理,刺激穴位来达到振奋阳气,祛病防病的效果。那适合哪些人群呢?伏九贴服呢,适合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
  • 那么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
  • 首先,就是失眠多梦,为什么会引起失眠多梦呢?是因为肝火扰动心神,中医讲,肝属木,心属火,肝火旺盛的时候,木能生火,就会使心火亢盛,心神就被扰动,就会引起心神不安,从而出现失眠多梦,那同样,肝火也会犯胃,出现脘腹胀痛,肝属木,胃属土,木能克土......
  •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它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强的脑血管疾病,轻则,手脚活动不利,重则,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那么清晨发作脑梗的机制,主要有两点,我今天给大家详细讲一讲。第一,就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它是跟血压的波动有关系,那血液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