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蒲松龄与《草木传》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人,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青少年时代的蒲松龄,不重视八股文,闲时博览群书,其中包括不少中医药书籍,所以蒲松龄精通医学,据说他自己配制了一种“案饯菊桑茶”,此茶具有祛暑、清热、清痰、通血脉、健心脾、改善睡眠的功能,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蒲松龄对草药的药理、特性、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他撰写了《药崇全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著作。

    《草木传》是蒲松龄撰写的一个剧本,其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剧中角色均由草木充当,实际上是替中草药作传,故名《草木传》。运用生、丑、旦、净等戏剧行当加以演义,将药物人格化、情节故事化,把中药搬上戏剧舞台。角色的形象,也根据药物的性能,特征来刻画,如甘草的老成持重,番木鳖的强悍成虐,大黄的勇猛刚毅,菊花的清高素寒等。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借用药物间的性能的生克制化关系,如甘草与“逐山寨”大王海藻、大戟、甘遂、芜花间的冲突,即与中药“十八反”的内容相呼应。至于角色对白,唱词以及所用道具,无一不是由药物及相关含义组成,内容包括、性能、功用、产地、形态、炮制方法等。

    《草本传》这本书里,共介绍了常用中药500余种,并有不少方剂剧本。如清肺汤,蒲松龄写道:“那一日在天门冬前、麦冬门后摇了摇马兜铃,内出两位妇人,一个叫知母,头戴一枝旋覆花,擦着一脸天花粉;一个叫贝母,头戴一枝款冬花,搽着一脸玄明粉。金莲来求咳嗽良方,黄芩抬头一看,即知枳实是止咳奇药,放下马兜铃,汇成一方,便把那热痰喘嗽一起治去”。他把清肺汤的药物组成、方剂功效纳入剧本中,绘声绘色地使人们掌握了方药知识,又领略了文学风采。

    《草木传》幽默风趣,寓中医药知识于娱乐之中,堪称本草知识人文化的典型。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潘东元

更多中药材
  • 前几天在临床看到一个患者,女性,40岁左右吧,然后她来看的是左上腹啊,左上腹有点疼痛,这种疼痛啊是若有若无的啊,就像抽筋儿,又像岔气一样,那么别的方面呢,她感觉不是很明显,她认为自己有这个慢性胰腺炎,为什么呢,是因为她在一次体检当中,CT提......
  • 首先呢,一个就是唇舌无力,可能临床上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怎么知道这个舌头和嘴唇儿没有力量呢?其实在这点上,中医我们常说的懒言少语,不愿多说话,这也是唇舌无力的一个表现。还有一点呢就是。舌头有齿痕,包括嘴唇的干裂,嘴唇的颜色的改变,这些都可以说......
  • 这个患者是一个王女士, 28岁,她的主诉便秘症状有十余年,这个患者是大便呢,平常是三五天一次,最近这患者发现呢,就是她有便意,但到厕所的时候就没有力气排出,爱出汗,气短,大便其实不是很干硬,成条形的,有时候会有黏滞不爽,有胃胀,有腹胀的一些......
  • 这个是临床上消化系统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糜烂性胃炎,比如说我们的常见的是胆汁反流啊,对我们的胃黏膜造成损害,可以造成这个糜烂性胃炎,具体来说,在胃镜下为什么称为?糜烂为什么有时候称为浅表,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浅表吧,他这......
  • 这个患者是一个严女士, 43岁,主诉啊就是这个口臭伴胃脘疼痛有三个月,这个患者三个月前,就自己感觉这个口臭是不可接受的,常常这个贪食辛辣食物,所以说口臭又会加重。伴有这个胃脘的有一个隐痛,还有胀闷不适,平时脾气比较大,容易急躁易怒,还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