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巨大脓肿9例观察

    腹腔脓肿是普外科常见而严重的继发性感染性疾病,如处理不当,病情易于恶化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单纯行外科方法治疗,医生工作量大,护理要求高,患者痛苦多,效果不理想。近2年来,我院采用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结合方法,对9例腹腔巨大脓肿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结果不仅缩短疗程,而且避免感染扩散,减少并发症,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34~59岁;原因不明肝脓肿1例,胃穿孔术后膈下脓肿5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脓肿3例;发病时间最长36天,最短4天;脓肿最大者20cm×15cm×15cm,肝脓肿患者并发胸腹水及脾肿大。入院时体温38~39℃者3例,37~37.9℃者5例,39℃以上者1例;脉搏90~100次/min6例,80~89次/min3例;白细胞>20.0×109/L者7例,<20.0×109/L者2例;8例经X线诊断,5例经CT诊断,9例经B超诊断。

    1.2治疗方法 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再用先锋霉素V,甲硝唑注射液,654-2改善微循环。在此基础上,用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凉血、通里攻下,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7~10天后体温降至正常,改单用中药治疗。毒热期及温热期,重用清热及攻下药,如柴胡、双花、蒲公英、栀子、黄芩、川军、芒硝;用药3周后,症状自觉消失,包块明显缩小(CT、B超见缩小1/3~1/2)。此时,重用活血化瘀药、当归、红藤、赤芍,加党参、黄芪补气血;用药2~3周,脓肿基本消失。停用攻下药、改用扶正理气活血化瘀药。

    2结果

    经上述方法治疗,9例均痊愈出院。最长住院76天,最短住院37天,平均42天;治愈率100%。

    3典型病例

    患者,男,59岁,因右上腹胀痛4天,伴发热、下肢浮肿入院。查体:T39℃,P90次/min,舌苔黄腻,质紫红,腹部膨隆,腹式呼吸运动减弱,右上腹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轻度肌紧张。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双小腿中下段凹陷性水肿;WBC24.7×109/L、N0.75,CT见肝形态不整,右后叶见一约10cm×15cm低密度区。脾大6个肋单元,腹腔内见腹水、B超见肝右后叶大片不规则低回声区,胸片右 膈抬高右胸少量积水。临床诊断:肝脓肿伴门静脉高压。经用上述方法治疗后9天体温降至正常,下肢水肿消失,3周后上腹部痛基本消失,移动性浊音消失。CT见肝右后叶一5cm×5cm边界不清低密度区,脾稍大、无腹水,胸片正常。住院37天后,自觉症状消失,体重增加,CT片肝右后叶低密度区消失,痊愈出院。

    3讨论

    腹腔内脓肿,无论是肝脓肿、膈下脓肿或者是胰腺脓肿,传统的治疗方法均是手术治疗加抗感染及全身支持治疗。肝脓肿及膈下脓肿,可分腹膜外切开引流和经腹腔引流,死亡率高,可达35%~72%,术后护理困难,换药时间长,患者痛苦。胰腺脓肿手术,可分内引流和外引流,外引流,体液丢失多,换药多,保护皮肤困难,易形成胰瘘,死亡率可达4%~6%;内引流有逆行感染并发症。总之手术治疗效果多不能满意,单纯中药治疗目前看来难以奏效,最重要的是在急性化脓期,全身中毒、水电解质失衡、营养的障碍,不能解决。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中西医之所长、补中西医之所短。我院在急性化脓期,采用西医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待急性期控制后,患者已排气,再用中药通里攻下,迅速使包块缩小、直至完全消退。各种化验检查指标正常,取得了满意效果,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脓肿,目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作者单位:118000辽宁丹东解放军第65735部队医院

更多中药材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