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慢性肾衰时如何应用人参?

    人参味甘微苦,入脾肺经,功能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宁神益智。但由于品种不同,其作用又有所区别。其中红参性温,尤以别直参更具温养生发之性;西洋参偏凉,具益气养阴生津之功;生晒参则性味和平。可见用人参进行补益必须辨证,使之与体质、病情相适合,才能发挥更好的疗效。慢性肾衰在下述情况下,可以根据病情选择用参:

    (1)益气补虚:当临床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边有齿痕,脉虚弱等气虚或阳虚证时,可用红参补益元气。但直少量,一般每天3~6克,切片后隔水炖服。

    (2)益气生血:用于慢性肾衰出现血虚证时,如面色萎黄无华,眼睑及唇甲苍白,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舌淡脉细等。元代名医李东垣曾谓:“人参补血者,盖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乃生,阳生则阴长,血乃旺矣。”所以此类患者在应用补血药的同时,可另用红参炖服,以益气生血。

    (3)益气生津:当气虚伴津液不足,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口干、脉虚数时,宜选用西洋参;亦可与生晒参同用,往往能发挥较好的益气生津作用。但须小量常服,效果方显。

    (4)固脱救急:尿毒症晚期或终末期卒然出现脉微欲绝、气虚欲脱时,可用野山人参或别直参10克煎场顿服。亦可与附子6~12克配伍,组成参附汤浓煎饮服,以固脱救急。

    近代研究表明,人参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成,它具有升高周围血液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提高尿肌酐的排泄量,双相调节血压,提高血清钙等功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虚弱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更多中药材
  •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乔某,女,1岁,2011年8月15日初诊。患儿腹泻5天,一日4~5次,大便酸臭如败卵。夹有奶瓣,含少量黏液,神疲,伴呕吐,食欲不振,哺乳后即泻。笔者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疗一次泻止,巩固3次而愈。具体操作如下:揉腹:......
  •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
  •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8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载范铁兵“论肝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旧论。笔者认为此说并不妥当。肝脏虽然与血室密切相关,但是如果就说“肝为血室”或将......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笔者在临证中常......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