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服生姜好处多

    俗语则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生姜是人们常用的佐食调味佳品。它除了供食用之外,同时用于医疗保健与养生,这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赞颂生姜“辛而不荤,去邪避恶,生淡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搏矣。

    生姜性温味辛,入肺、胃、脾经。其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生净鲜品中含水分85g,蛋白质1.3g,脂肪0.6g,碳水化合物6.6g,粗纤维2.7g,灰分0.8g,铁1.4mg,锰3.2mg,钾295mg,钠14.9mg,钙27mg,镁0.4mg,磷25mg,锌0.34mg,铜0.14mg,硒0.56mg,胡萝卜素0.17m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8mg,抗坏血酸4mg,并含有辣味成分的辣素、天冬素及谷氨酸、天冬氨酸、绿氨酸、苦氨酸等,含树脂状物质及淀粉;同时也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等。

    生姜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具有医疗保健及养生的作用。生姜作为调料,辛辣芳香,入到鲜鸡、鸭、鱼、虾等菜中可起到避醒、开胃作用,且使菜肴味道更加鲜美香甜。自古生姜就是调味品,是食疗的佳品和医疗保健及养生药疗的药品。中医学认为,夏季人体内的阳气外走,腹中相对偏寒,所以夏天适当吃些生姜对人体健康有益。

    由于生姜具有辛辣芳香之味,又含有姜辣素和挥发油,故生姜具有较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从古至今许多药理学家的研究证明,生姜是预防和治疗多种常见易发病的一种效果明显的医疗保健良药,现介绍如下。

    口腔溃疡

    生姜汁漱口,也可用热姜水漱口,每天2至3次,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愈合。

    急性肠炎

    生姜120g切片,蘸米酒30g急搽患者四肢,擦至转热,每日2至3次,连续3至5日肠炎可治愈。

    食物中毒

    生姜30g捣汁,红糖30g,温开水冲服。

    胃寒疼痛

    1.虚弱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蛔虫性疼痛。鲜鲫鱼一条(250g)去鳞,鳃、内脏。生姜30g切片,与橘皮10g、胡椒3g共装布袋中,包扎后装填鱼腹中加水适量用火煨熟。食时去腹中中药袋,加盐少许,具有温胃散寒的功效。2.生姜10片,葱白7根,共捣碎热酒冲服,或捣烂敷脐部。3.生姜60至120g(冬季用120g,夏季60g),红糖120g,大枣7枚,同煮,吃枣肉喝汤,每日1剂,连服3剂。

    感冒风寒

    1.胃寒型恶心,胃中不适者用生姜6g,葱白3cm3段,大枣4枚,水煎1次服下或生姜30g切片,红糖9g煎汤趁热服下。2.外感食欲不振,呕逆呕吐,咳嗽痰多等,鲜姜500g置蒸馏瓶中,加水适量蒸馏取汁1000ml。冷饮或温服,每次50ml,每日3次。其功能温胃止呕,为胃寒不适的常用方药。

    动脉硬化

    每天早晚用热姜水漱口并在睡前饮热姜水1杯,可促进血液循环,若能坚持数年,即可有效防止动脉硬化,又可养生长寿。

    醉酒

    用热姜汤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循环,消化体内酒精。如果热姜汤中加适量蜂蜜,让身体直接吸收,对缓解或消除酒醉就更好了。(博 恩)

更多中药材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神农本草经》首言麻黄“破癥坚积聚”,其后诸家本草对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教材《中药学》在附录《本经》麻黄条文时唯独删除了这一句。盖因其功效特殊,且临床应用又有辛温耗气,峻汗伤阴之弊,故而提及较少。直至明代......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朱某某,男,39岁,发现蛋白尿一年,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现尿蛋白3+,血压150/90mmHg,主诉腰膝酸软,舌淡紫,苔白,脉弦。辨证属脾肾两虚,瘀血阻滞。治法:健脾益肾,活血祛瘀。处方:生黄芪40克,党参20......
  • 痔疮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好食肥甘厚腻或煎炒燥热之物,以致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长期积聚大肠;或因嗜酒成瘾,湿热下注,蕴聚肛门,致使经脉壅阻,筋脉驰纵,从而形成痔疮,反复发作。患者多辨证为实证、热证。刺络放血疗法就是针对实证、热证患者......
  • 雷鸣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患者邵某,男,63岁,农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呆滞不语,约十分钟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时而烦躁,时而抑郁,渐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医院住院治疗,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抗......
  •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