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月经期与月经病症宜忌原则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意思是说,女性14岁左右开始性成熟,从此以后,延绵35年左右的月经将会按月而行,直至49岁左右而月经告终。但也有极个别的特殊情况,有的女性每隔2个月才来一次月经,称为并经;有的3个月来一次月经,称为季经;也有的女性每年只来一次月经,称为避年;甚至有的女性终身不来月经,但婚后也能正常怀孕生育,称为暗经。无论并经、季经、避年或是暗经,必须都没有其他病变表现,无任何不适,且婚后能照样生儿育女,这才属于正常现象,不为病态,更无须盲目查治,胡乱服药。

    有不少女性由于平素不注意自我调养,或因情志不悦,抑郁寡欢;或因心情急怒,情绪暴躁;或因淋雨受寒,过食生冷;或因嗜食辛辣,煎炒油腻,以致形成月经病。或行经腹痛,或月经紊乱,或崩漏不止,或月经不行。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这些月经病的辨证分型一般不外乎气滞、血瘀、寒湿、血热、虚损等类型。所以,本节既包括女性正常月经期应当注意的饮食宜忌,更主要的还包括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等常见月经病的饮食

    宜忌内容。

    宜忌原则

    正常妇女月经期间,宜吃容易消化、营养丰富、平性或温暖的食物,忌吃各种冷饮、生冷瓜果,忌吃性属寒凉食品。有月经病的女性,若属气滞血瘀者,往往表现为胸胁胀满,或小腹胀痛刺痛,或乳房作胀,心烦易怒,或暖气呃逆,善太息,或月经夹有血块。平时和月经期间宜吃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食品,忌吃滋腻荤腥黏糯的食物,忌吃生冷性寒的物品。若属寒湿凝滞,或胞中虚寒者,表现为经期小腹冷痛,喜温喜暖,得热则舒,四肢不温,畏寒怕冷,舌淡苔白。平常及行经期间,宜吃热性食品,忌食生冷性寒物品,忌吃冷饮瓜果。若属血热者,表现为月经赶前,或月经过多、崩漏不止、经色鲜红,或心烦口干,或便秘尿赤,或口苦欲饮,舌质红,舌苔黄。平时和月经期间都宜吃具有清热、生津、养阴作用的凉性食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温热性食品,忌吃煎炸炒爆、助火伤阴的食品。若属虚损者,或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前者表现为经期小腹隐痛,按之则舒,月经量少,经色浅淡,面色淡白,语言无力,气短头昏,舌淡苔薄。宜吃补气补血食物,忌吃辛辣耗气物品。后者表现为小腹隐痛,经色淡红量少,头晕耳鸣,腰腿酸软,或足后跟痛,或潮热盗汗,或手足心热,舌干红无苔。宜吃具有滋补肝肾之阴作用的物品,忌吃香燥伤阴、辛辣助火的食物。

更多中药材
  •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身体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软,赘肉比较明显。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肤出油比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懒动。大家发现有上述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许暗示你也存在着水湿之气比较重的问题,建议要及时调理。......
  • 肝气郁结在临床上常见有四类症状。第一,平常的唉声叹气,情绪波动比较大。第二,胸闷,胸胁胀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胀痛。第三,入睡比较困难,并且容易醒,梦多,头胀头疼。第四,嗓子里面总感觉到有异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现了以上四种症状该怎么办呢......
  • 这个木香顺气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气化湿,还有健脾和胃这样一个作用。我们都知道脾胃属于三焦当中的中焦,起到一个让浊物下行让清气畅行的作用。但是当湿邪阻滞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坏,从而导致浊气不能下行,而有时候反而往上走,就会产生一系......
  • 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川芎所组成。其中当归能够补血养血,活血通经。川芎呢,是行气养血的一把好手,还有血家之气药的美称,并且它还能够止痛,比如说痛经和常见的一些头痛。白芍呢,它既能柔肝养血,又能平肝止痛,还能收敛肝......
  • 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并不复杂,只有四味药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方中半夏是化痰的主力军,它性格燥烈,可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通过它的温燥之性来减少湿痰的产生,并且半夏可以把痰湿化开,然后再排出体外。陈皮同样是一味燥湿化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