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专家提醒父母多与婴儿交流可促其发育

    名家

    陶教授说家教

    陶教授开讲:

    宝宝4月了,时的他好像开始有点“懂事”了:不再整天呼呼大睡,对声音的反应敏捷多了,视角从45°扩展到180°,手、腿的活动能力增强,最让父母感到高兴的是孩子“认得”自己了!这是因为宝宝4个月大的时候,小脑瓜里帮助识别的“梭状回”区域开始发育,使婴儿学会认人,并能够逐渐地建立与他人的关系。

    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有计划地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与宝宝互动:

    1.每当孩子醒来,父母要尝试用轻柔的语言或可爱的玩具引逗宝宝开口“说话”;当宝宝下意识地喃喃自语时,父母要及时地回应,促使孩子“回答”来进行“交谈”。

    2.老话说:“三翻、六坐、九来爬”。父母要不时地帮助宝宝练习翻身,以增强他的“信心”,使其喜欢运动,锻炼宝宝脊柱部位的肌肉。

    3.移动色彩鲜艳的玩具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他跟着看,促使他伸出小手努力地去触摸、抓取,引发他的腿抬高、前踢。当孩子达到目的时,用欢呼的声音给予激励,使他产生美好的感觉。

    4.当宝宝表现得十分活跃时,试着和他玩游戏:把他喜欢的玩具藏在身后,让宝宝用眼睛向四周探寻,再较快地拿出来放在他能看到、抓到的地方,激发宝宝的成就感。

    5.为加深宝宝对父母的“认知”印象,在与他对视、对“谈”了一会儿后,突然用手把自己的脸遮住,再把手拿开,对着孩子笑,或同时用手指轻轻地点揉他的肚脐部位,逗宝宝“咯咯”嬉笑。

    6.随时播放旋律优美、节奏舒适的音乐或歌曲给宝宝听,父母可以伴随着哼唱,不断地给宝宝的大脑以良好的刺激,帮助他听熟父母的声音,建立起密切的早期亲子关系。

    对过于多动、吵闹的婴儿,在医生明确诊断为没有健康问题后,要适当地减少互动,切忌过多地爱抚,以免养成其任性的不良习气。如果宝宝睡眠过长,或虽然醒来却仍是迷迷糊糊的,要适时地弄醒孩子,设法刺激他的注意力。

    最好的办法是,对婴儿的睡眠、进食、排便、体重、表情变化、发育程度、身体状况等及时记录,学会分析各方面的进展是否良好,以便随时加以调整。

    本报记者李海英整理

更多中药材
  • 湿热久出不去,五个方法可以帮你把胃,肝,膀胱,大肠,关节的湿热赶去。这个脸上出油爱长痘,早晨起来口苦,一吃饭就肚子胀,胳膊腿上长湿疹,舌质发红,舌苔黄腻,这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湿热。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五个方法,不管是湿热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赶出去......
  • 中医有一句话叫阴虚则痛,阴液在体内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那阴液不足,压不住阳气,就会产生虚火,虚火灼烧,我们身体就会隐隐疼痛。还有渗出水和体内的阴液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六个部位的疼痛。第一个就是腰痛,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不能温煦腰部的......
  •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
  •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