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治疗膝关节炎

    丘德兴医师(文)

    膝关节炎病因主要由于年老体虚,加以外邪侵袭而发病,肝血不能养筋、肾精不能充骨,加以正气虚弱,不能抵抗风、寒、湿等外邪,风寒湿三气夹杂乘虚而入侵,就可以发病。

    膝关节炎也称为膝骨性关节炎或退行性关节炎。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据资料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有15%患上本病。

    膝关节炎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慢性损伤、肥胖、老化、超负荷运动、饮食、性别、种族、环境、细胞因子,以及免疫因素等等。

    膝关节炎的发病机理

    膝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骨痹”、“膝痹”范围,其病因主要由于年老体虚,加以外邪侵袭而发病;外邪指的是风、寒、湿、热等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中医认为当人近50岁时,肝肾气血衰少,而肝主筋、肾主骨,与筋骨的关系非常密切,肝血不能养筋、肾精不能充骨,加以正气虚弱,不能抵抗风、寒、湿等外邪,风寒湿三气夹杂乘虚而入侵,就可以发病。

    膝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肿胀、畸形、运动障碍四大症状,各个症状还有不同兼症和特点,如有些伴膝关节腔积液、晨僵,以及弹响声等。

    膝关节炎的四种类型

    中医对膝关节炎的治疗长期以来累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根据不同的类型,可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拔罐、推拿及药膳调理等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

    膝关节炎中医一般把它分为:寒湿阻滞型、湿热蕴结型、气血虚衰型、肝肾亏损型四种类型,看哪种外邪偏盛而选择用药,而各类型可以互相夹杂,并多伴有体虚,因为中医认为体虚是患病的关键,若“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针灸治疗效果较好

    ——中药治疗:常用方剂有独活寄生汤、二妙散、当归拈痛汤、大防风汤、麻桂温经汤、三气饮等,常用中药有独活、羌活、白芍、当归、黄芪、杜仲、细辛、川芎、桂枝、鸡血藤、苍术、牛膝、海桐皮、苡仁,以及甘草等等,医师会根据不同证型加减药物。除了内服药外,也可选用以上的一些药材,置入布袋内加热后用于外敷患处,或用煎汤药遗下的药渣以布袋包裹,趁热敷患处。

    ——针灸(拔罐)治疗:针灸对膝关节炎治疗效果较好。根据研究,针灸有消炎止痛、退肿、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通过改变患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把一些致病炎性因子带走,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针刺常用的穴位有:阳陵泉、阴陵泉、牍鼻穴、足三里、梁丘、血海、委中、承山等。可以用电针,也可加艾灸,或加拔罐法,据研究以电针和温灸效果最好,一般能在数次治疗后缓解症状。

    ——推拿治疗:推拿治疗应用得当对膝关节炎疗效也很好,多在患病局部采用揉法、摩法、拿法、研磨法、穴位指压等方法治疗,在急性炎症期最好不用推拿法,或谨慎使用轻手法推拿,以免炎证加剧。

    ——药膳调理:杜仲15克、淮牛膝20克、胡椒根15克、猪蹄一段约200克洗净加水适量同煮至猪蹄熟软,喝汤连蹄肉吃下,此方也可以鹿筋取代猪蹄,有壮筋健骨、祛风行血、濡润关节作用。

    ——运动锻炼: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必须从年轻开始,锻炼时量力而为,不要过度,因为膝部是人体承重最大的关节,负荷过量易造成关节炎,一旦发病也不能完全停止运动,只要根据情况调整运动量,或做游泳、骑单车等不负重的运动,对膝关节炎还是利多于弊的。

    膝关节炎是关节退化引起的病变,目前为止中西医都还没有药物或其他方法能中止本病的发生或逆转,因此,治疗只能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素质,必须坚持治疗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如症情严重者可考虑西医手术治疗。

更多中药材
  •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
  •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
  •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
  •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