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西药“双管齐下”利与弊

    用中西医结合来治疗疾病是我国医学界的特色,一些患者也喜欢中西药“双管齐下”。当然,中西药“双管齐下”之利在于:

    1.增强疗效。在中西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把中医的辨症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相互弥补其不足之处,将中、西医药融为一体,合理联用,往往取得比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在治疗一些疑难病症时,更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2.减缓西药的不良反应。中药与西药联用能减缓西药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例如:补中益气丸能减轻消除炎痛造成的胃黏膜损伤,促进胃蛋白质合成,加强胃黏膜的保护与修复。有些肿瘤患者常常需要放疗或者化疗,可是化疗药物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会给机体带来损伤,诸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失常等。此时,若同时使用中药可扶正,提高机体免疫力,既能防止化疗对上述脏器的损害,又可增强机体防御系统抑制癌细胞的能力。

    当然,合理的联合用药固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双管齐下”都会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如果应用不当可产生一系列弊端,轻者降低疗效,重者导致药源性疾病:

    1.形成难溶性物质,影响吸收、降低疗效。中药石膏、珍珠母、磁石中均含有金属离子,若与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抗生素联合应用会形成不溶性的盐类和络合物而影响其吸收;中成药丹参片不宜与胃舒平合用,丹参能与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形成不溶性络合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降低疗效。

    2.产生有毒化合物,危害健康。健脑丸、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与还原性西药如硫酸亚铁、含溴的必嗽平、含碘的碘化钾等西药同服,否则会产生溴化汞、碘化汞等有毒汞盐沉淀,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3.酸碱中和,影响疗效。含有酸性成分的中成药如保和丸、乌梅丸、山楂丸不能和碱性西药如氨茶碱、苏打片、胃舒平合用,因各自成分中的酸性和碱性中和,会使疗效下降。

    4.药物之间产生抵抗效应。甘草或鹿茸均有含糖皮质激素样物质,会使血糖上升,所以当它们与降血糖的西药合用时,会抵消或降低降血糖药物的降糖作用。

    5.加快药物代谢,降低疗效。风湿酒、国公酒等各种药酒均含乙醇,若与安乃近、痢特灵、苯巴比妥等西药同用,乙醇会增强肝脏药酶活性,使西药在体内代谢加快,从而降低疗效。

    当然,不合理的中西药“双管齐下”引起的弊端远不止这些,因此建议喜欢“双管齐下”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切不可盲目自行中西药合用,否则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减弱其疗效,甚至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增加毒副作用。

更多中药材
  • 1、胃溃疡由于胃癌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易被误诊为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特别是青年人易被误诊。一般通过X线表现即可区分。胃溃疡常可见突出于腔外的龛影,直径小于2cm,其口部光滑整齐,周围黏膜呈辐射状,胃壁柔软,扩张良好;进展期溃疡型癌的龛影较大......
  • 肝癌在消化道肿瘤中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一旦确诊,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尽早地手术治疗,并采取化疗。无论是术前或术后都要加强营养,减少机体的消耗。通常在术后4天内全部用静脉营养作支持治疗,静脉营养的实施可分为中心静脉输注和周围静脉输注。中心静......
  • 由于现在肝癌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而且很多的病例都是因为其他的肝脏疾病所导致的,其中最常见的如乙肝,乙肝相信大家都知道,当乙肝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时就会引起肝脏病变甚至是肝癌的发生,那么如何来预防乙肝发展成为肝癌呢?对于怎样预防乙肝变肝癌?需要做......
  • 疼痛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生病也难免会有疼痛的时候,但如果是肝区疼痛那就应该提起高度的重视了。为什么要重视?这是因为肝区疼痛是肝癌的信号,出现这一症状往往是因为此病导致的,肝癌的症状还伴有消化道症状以及出血的倾向。肝区疼痛是肝癌的信号出血倾......
  • 由于我国是乙肝大国,而肝癌大多是有肝炎发展过来的,而对于没有得过乙肝、丙肝等肝病,患肝癌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患过肝病,或者是病毒感染者,那么得肝癌的可能性就是比较大的,那么,如何判断肝癌的早期症状呢?如何判断肝癌的早期症状呢1、肝区疼痛是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