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原发性肝癌中医疗法

    肝癌究其临床现象,相当于中医学的“黄疸”、“臌胀”、“暴症”等疾病。《圣济总录》对黄疸有“心间烦闷,腹中有块,痛如虫咬,吐逆喘粗,此是血黄”的描述;《素问》对臌胀有“有病心腹满,旦食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对曰:‘名曰膨胀''的答案;而《灵枢》亦谓:“臌胀如何……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唐代王焘《外治秘要》对“暴症”的描述为:“腹中有物坚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疗之百日死。”肝癌四大主症为腹块、肝痛、乏力、消瘦,一到恶性发作,治疗就相当困难。

    适用药方

    【处方一】

    症见一腹部肿块伴刺痛,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差腹胀,肝肋下触及,质硬有明显的结节,舌质红绛,苔少或花剥,脉弦细数。党参30克、白术12克、黄芪30克、柴胡9克、茯苓21克、穿山甲12克、桃仁9克、丹参30克、苏术9克、蚤休9克、特蛎30克、鼠妇(地头花)9克。服法:每日一至两剂,水煎分2——4次服。

    【处方二】

    本方可与放射治疗同时应用,效果良好。白花蛇舌草150克、白茅根120克、白糖适量。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处方三】

    正气屏癌丸:人参9克、琥珀6克、元胡6克、马宝6克、当归6克、麝香6克、木香9克、沉香6克、附子3克、雄黄6克、茯苓9克、油桂1.5克、猴枣1.5克、姜黄12克、三棱12克、苍术9克、穿山甲9克、川芎6克、乳香9克、没药9克、紫石英12克、青盐6克。共研末,蜜制为小丸。服法:每服6克,早、午晚各服一次。本方唯一缺点是价格太贵,非一般人家所能为之。

    【处方四】

    当归15克、生蓍(芪)24克、金银花9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60克、正马胡12克、大黄9克、黄芩9克、灸栀子15克、生(豕希)莶草90克。服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处方五】

    白芍21克、栀子9克炒脆,蒲公英、青皮各6克、甘草各15克、川贝母9克、茯苓12克。服法:水3大碗煎至八分,每天早、晚各一次,一剂药可煎三次服用,忌烟、酒、怒气。

更多中药材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
  •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