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成药的给药方法

    ㈠ 内服

    1. 送服 指用水或药引将药经口送入体内,俗称吞服。

    ⑴ 服药姿势和饮水量:服用片剂、胶囊剂应取立姿且喝足量水。卧床不起的病人宜内服药液。

    ⑵ 注意服法要点:大蜜丸宜掰成小块吞服。锭剂、丹剂体积大的掰碎服。肠溶片剂必须整粒吞服,不得压碎。冲剂可冲化后服药液,也可整粒吞服。液体药剂宜摇匀后服。止咳、润喉的药液服后不必用水送服,使其在咽喉、食管挂一薄层更好。

    ⑶ 为预防服药后呕吐,可先饮生姜汁少许,然后服药。

    2.调服 用糖水、乳汁或油田 开水将药调成糊状后服用。此法常用于小儿和不能吞咽的病人。

    3.含化 将药含口中,使缓缓溶解,再慢慢咽下。治咽喉病的六神丸等多用此法。

    4.炖服 阿胶等胶剂常用开水或黄酒炖化后服。

    5.其它 如袋泡茶需开水冲泡后服药液;午时茶需水煎服等。

    ㈡ 外用

    1.涂撒患处 外用油膏、药液可在洗净患处后涂一薄层;外用散剂可撒一薄层。

    2.调敷患处 外用散剂用适当的液体(如茶水、白酒、黄酒、醋、香油等)调成糊状,敷一厚层于患处,用纱布包扎。

    3.吹布患处 用纸卷成直径约2~3毫米的小管,一端挑少许药粉,一端放口中把药吹入耳内、咽喉或牙龈。

    4.贴患处 大膏药微热烘软后贴患处;小膏药、橡胶膏直接贴患处或规定部位。

    5.纳入腔道 如将栓剂按医嘱纳入肛门或阴道。纳肛门栓时,病人左侧卧位,张口呼吸,松弛括约肌,给药者戴指套(成人用食指,婴儿用第4指),将栓剂轻轻推人括约肌上方,病人维持体位约20分钟方可起床。纳阴道栓时,病人仰卧,用食指或器械将栓剂送至阴道治疗部位,平卧至少20分钟,亦可临睡放人。

    6.滴耳 药液宜先加温至与体温相近,患耳清洗后朝上,成人患者外耳拉向后上方(3岁以下小儿拉向后下方),滴药液于外耳道,维持体位数分钟,轻塞纱布或棉花于耳道,以保持鼓室湿润。当填塞物不能再吸收药液,或已污染时,及时更换。

    7.点眼 眼用散剂可用所附圆头小玻璃棒先沾凉开水醮取散剂后点入眼大眦角处,如眼睑有赤烂溃疡者,先用生理盐水或温热水将脓痂洗净后用药;眼膏应用时,掰开下睑,挤一小条眼膏于下睑内,轻拉上睑盖住眼膏,同时放开下睑,闭目休息10分钟左右,最好晚上入睡前用,使患处与药膏有较长的接触时间;眼药水应用时,病人平卧或坐位时头后仰,先清洁眼睑、睫毛,滴管靠近眼球(但不能触及眼睑、睫毛),在结合膜囊中央滴人需要药量,不要滴在角膜上。

    ㈢ 注射:有皮下、肌肉、静脉、穴位注射之分,按西药注射法要求严格使用。没有条件的患者不宜自己注射用药。

更多中药材
  • 它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怎么讲?就是我们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了,就是乱了,那么为什么乱呢?那么可能是受到了比如说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家庭压力,或者是这个生活不规律,熬夜,情绪不畅等等。这些会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那么从而出现了对我们自身的......
  • 一:寒湿腰痛,这种疼痛往往腰不是冷疼,转身的时候不方便,阴雨天或者说遇到寒冷疼痛加重,疼痛的地方喜欢温热,得热则会疼痛减轻,苔往往白腻,方药选择【肾湿汤】加减。二:湿热腰痛,这种疼痛往往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者夏天的时候加重。疼痛往往有那种发......
  • 第一呢,本身这个手术对身体本身就是一种创伤,而且呢,两个椎体固定到一块儿了,那么它会导致我们腰椎的活动受限,各种不方便,金骨头、羊骨头,不如自己烂骨头嘛。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做这个手术呢,那不都是万不得已嘛,否则谁愿意呢?所以对于腰椎间盘突......
  • 那么中医上来讲呢,枸杞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眩晕耳鸣,腰膝的酸疼,目昏不明,视力减退,而且还可以补阳。那么从西方医学角度来讲呢,它能够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疲劳。所有这些东西呢,都是有报告来做支持的,不是我胡......
  • 针对这两种类型,中医上有四种证型四个方子来干预。盗汗呢,往往是阴虚火旺导致,这种人往往烦躁少眠,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即使一睡着就爱出汗,五心烦热,整天烦躁不安,我们用当归 六黄汤 来治疗。另外一种呢,是心血不足型的盗汗,这种人心悸少眠,睡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