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老年痴呆症:未被充分重视的“老人杀手”

    71岁的何淑芬清晨出去散步却忘了回家的路;才吃过晚饭马上又坐到了饭桌旁,硬说没吃。90岁的张季乡家庭条件不错,但他总到外边捡一些破烂回家,弄得儿女经常遭遇邻居指责的眼光……这些,都是老年痴呆症的典型表现。

    目前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有600万人,占全球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新发病约180万人,死亡105.6万人,发病形势已经十分严峻,而人们对它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主任肖世富教授说:“随着中国的老龄人口比例超过10%,全社会应该更加关注老年痴呆症,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认识:任重道远

    北京宣武医院社会医学部主任汤哲说,老年痴呆症一般表现为认知功能损害、心理行为异常和工作学习及社会生活能力下降三个方面的症状,几乎所有的老年痴呆症患者都会出现心理行为异常并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增加医疗费用和护理负担。

    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医院和敬老院,记者看到不少重度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们常年卧病在床,完全依赖医护人员护理。人们询问时,他们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目光迟滞、口不能言。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患者手掌心都垫着一块纱布,医生告诉记者,患者因脑萎缩导致手指蜷曲,往往会把掌心抠破,自己却浑然不知。该中心老年精神科主任肖世富告诉记者,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大脑损害性疾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居民仅次于心脏病、癌症和中风的死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老年痴呆症协会提供的数字,目前全球有1800多万名老人患老年痴呆症;预计到2020年,全球老年痴呆症患者将达3400万人。

    然而在我国,面对老年痴呆症的高发率,无知、偏见、歧视和恐惧使其被许多人所忽视。肖世富说,从他们科室的统计情况看,绝大多数来就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中重度,其中重度更是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在天津市老年病医院,一名主治医生告诉记者说,从领导岗位上退休的张大爷晚上出现了睡眠障碍,经诊断为早期老年痴呆症。张大爷一听就急了,撂下一句“没病也被你们看出病了”就走了。

    天津市民政老年病医院院长李存荣说,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痴呆”两字让很多患者及其家属难以接受,很多老人一听说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往往认为“我根本就没病,只不过是人老了有些糊涂”。

    医护:成本巨大

    来自全国的调查显示,北方地区65岁以上老人的老年痴呆症患病率是6.9%,南方地区是3.9%;城区患病率为4.5%,农村郊区是9.7%。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到了85岁,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到了90岁,其患病率更达到三分之一。

    北京宣武医院社会医学部主任汤哲介绍说,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医疗护理费用相当巨大。瑞典每年老年痴呆症患者花费的医疗费用约为500万美元,美国每年达800亿美元。“我国暂时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不过从门诊治疗情况看,不包括家庭护理照料,按每人每年平均医疗护理费1.5万元计算,北京老年痴呆症患者每年要花费15亿元。”汤哲说。

    老年痴呆症发展到中晚期后,患者会逐渐丧失各种生活能力,需要专人进行护理,护理成本和医疗成本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天津市民政老年病医院院长李存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名重度老年痴呆症患者如果入住养老院的话,床位费一个月在1000元左右,护理费为400元左右,加上药品治疗费用,对于工薪家庭来说负担不小。

    此外,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还要为此承受巨大的痛苦。专家们说,患者家属的关心和照顾很难阻止患者每况愈下的病情,很多家属因此出现了压抑、内疚、尴尬等不良情绪。

    预防:各方受益

    老年痴呆症目前没有特效药。专家指出,防治老年痴呆症首先要了解相关的危险因素:一是高龄,平均每增加5岁,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度就增加1.85倍;二是遗传因素,有遗传突变基因的个体有患老年痴呆症的倾向,占老年痴呆症患者的10%左右;三是性别差异、教育水平、脑力体力劳动、血管性危险因子等风险因素;四是头部创伤、精神疾病史、酗酒及吸烟等社会环境因素。

    专家建议老人多进行散步、太极拳、保健操等锻炼,并尽量多地活动手指。老人在离退休后,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多交朋友,避免因情绪忧郁而引发疾病。多从事力所能及的脑力活动如看书、读报等,培养多种业余爱好如下棋、垂钓、绘画、书法等,丰富晚年生活,加快脑细胞的新陈代谢。

    老年痴呆症患者早期除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表现外,专家建议家属要多留意老人是否出现孤僻、自私、猜疑、幻觉、妄想、冷淡、情绪不稳、睡眠障碍等个性改变。一旦发现这些异常现象,要及时带老人就医。

    天津市民政老年病医院院长李存荣建议家属不要使用伤害自尊心的语言横加指责老人,更不能采用关、锁的方法控制老人。要注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尽可能不让患病老人直接接触电线、电器开关、热水瓶、煤气罐等。同时,要注意老人的饮食营养及一日三餐的定量和定时。另外,对于有言语障碍者要多进行口语训练,对瘫痪者要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专家认为,国家还应加大对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投入力度。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老年痴呆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引进和编排有利于老人肢体和大脑运动的健身操;利用全国67万多所各类老年人活动场所,开展一些简单、实用的健身和健脑活动;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老年痴呆症的认识。

更多中药材
  • 例如清淡饮食就是水煮青菜,荤腥不吃、油盐不进等极端做法,非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被疾病侵扰。清淡饮食的一个标准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以及尽可能多的采用蒸的方式烹饪。......
  • 夏天湿气重,气候是一个大因素,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湿,湿气还源源不断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湿气满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较弱,运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进入身体没有变成气血精液,而是变成痰湿。所以对于脾虚的人而言,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健脾......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
  •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
  • 有些朋友寒湿重,头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平时还容易乏力,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通常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水液不能转化成人体需要的精华和能量,而是变成了废物堆积到身体,不能很好的排出去,形成了痰湿淤阻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