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降糖药择时服用很重要

    钱进

    我国成年糖尿病人多为2型糖尿病,一般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但临床上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严格按照剂量、次数来服用降糖药,也能进行饮食控制和适当的锻炼,但血糖总是降不下来,究其原因,是患者服用降糖药的时间不合理、不恰当所致!事实上,同一种药、同一剂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用,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人们用药时,必须考虑合理给药时间,才能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到最佳,这在药学上称为“时辰药理学”。对于降糖药来说,不同的种类对于服用时间也有其不同的要求。

    磺脲类 主要作用是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磺脲类药物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释放。口服0.5小时~1小时后开始起作用,2小时~6小时作用最强。因此餐前30分钟服,至作用最强时间与进食后血糖升高水平时间相一致,从而起到有效的降糖作用。目前常用的有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波脲、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均应餐前半小时服。

    双胍类 如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它们的作用方式是加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可增加外周组织(如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高肝糖生成率。它不影响血清胰岛素水平,对正常范围血糖无降低作用,不引起低血糖反应,从而对服药时间要求不强。如从使餐后血糖不宜升高角度考虑,应餐前服;但由于很多患者对这类药物有较重的胃肠道反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为佳。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本类药既不同于磺脲类的促进胰岛素分泌,也不同于双胍类的加强胰岛素效能,而是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如麦芽糖、淀粉酶、蔗糖酶)而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该类药单用不引起低血糖,尤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该类药应在用餐前即刻口服或与进食第一口饭时同时嚼服,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常用药物为阿卡波糖。

    胰岛素增敏剂 包括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是一类较新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可提高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直接减轻胰岛素抵抗,帮助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利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使葡萄糖尽快被人体细胞利用,使血糖降低。该类药在空腹或进餐时服用为好。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 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作用于β细胞,刺激胰岛素分泌。但其作用机制不同于磺脲类,在血糖浓度低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或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时,作用立即停止。本类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暂,应在餐前半小时内或餐前即刻服药(进餐服药,不进餐则不用服药),否则起不到降糖作用。

更多中药材
  • 湿热体质年轻人比较多,多见于长青春痘这类人。它表现在口苦,口干,并且面垢油光啊,就是面部和头发有油,并且身体困重,形态呢是中等的,这类体质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心急,心情比较烦躁,这湿热质我们这个年轻的比较多一点。......
  • 痰湿质比较多见,我们常见的胖人,肥胖的人。痰湿体质症状表现为:口粘多痰,腹部肥满,肚子比较大,面色油腻,并且头发一面色油腻,性格比较稳重,这个舌苔厚腻,舌苔是黄色的,厚厚的白白的腻的,并且这些人喜欢吃甜食,喜欢吃肉类这些东西。......
  • 阳虚质对应阴虚质,阴虚质最大特点是口渴。表现为,口燥咽干,手足辛热,并且形体偏瘦,大便干结,还有这个情绪方面,情绪比较急躁。这些就是阴虚质的总体特征。......
  • 阳虚质主要表现是怕冷,这个比较多见,特别是女性同志比较多见,怕冷一族,它表现是畏寒肢冷,肌肉松软,精神不振,还有性格内向。阳虚质这个病比较特点的就是,在暖和的天气时,别人穿短袖,他戴着棉帽子,穿着棉衣,怕冷是阳虚质的典型表现。......
  • 气虚质在临床表现就是乏力,我们首先看病人没劲乏力,就是气虚质。它的表现主要是乏力自汗,肌肉松软,气短懒言,精神不振,并且这些人性格比较内向,这是气虚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