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古代医药笑话(1~7则)

    1、庸医

    有庸医误投药饵,致死人命。病家罚令医家全家唱挽歌,抬棺出殡。

    医唱曰:“祖传三代做太医呵,呵咳。”

    妻唱曰:“丈夫做事连累妻呵,呵咳。”

    幼子曰:“可奈亡灵十分重呵,呵咳。”

    长子曰:”今后只捡瘦的医呵,呵咳。”

    2、搽药

    一妇阴中有疮,请医治之,医知其夫之呆也。乃曰:“此药须我亲搽方可。”乃以药置龟头,与妇行事,夫从旁视之,良久曰:“若无这点药在上,教我疑心到底。”

    3、剪 箭 杆

    从前,有一个士兵在一次战斗中腿部中箭,疼痛不已。长官请了一位外科医生来治他的箭伤。医生看了看说:“这个不难!”便拿出一把剪刀,将露在外边的箭杆剪掉,然后就索取手术费要走。

    士兵发急地说:“剪掉箭杆子谁不会?我要你拔出射进肉里的箭头呀!”

    医生摇摇头说:“外科的事我已做完,挖掉肉里的箭头那是内科的事。”

    4、知母贝母

    人有初开药肆者,一日他出,令其子守铺。遇客买牛膝并鸡爪黄莲,子愚不识药,遍索笥中无所有,乃割己耕牛一足,斫二鸡脚售之。

    父归问卖何药,询知前事,大笑发叹曰:“客若要知母贝母时,岂不连汝母亲也抬去了!”

    5、治泻

    从前有一个人,他拉肚子已经很久了,旁边的阿三告诉他一个偏方:用粪车的竹条熬水喝.这个人回去试了一下,但是拉得更厉害了.

    他去找阿三,阿三叹了口气说道:那么大的一车粪,竹条都能挡着,却挡不着你那一点,唉.我也就没有办法了.

    6、名医戏官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曾任四川蓬溪知县,後为编修《本草纲目》,决意辞官回乡。离职前,接任的县官为李时珍饯行。

    席间,那新官求道∶「素闻李公医道高明,可否为下官开帖滋补单方?」

    李时珍早闻此人是个「酒色财气」四大全的昏官,於是佯装允诺,取过文房四宝,开了一剂药∶ 柏子仁三钱 木瓜二钱 官桂三钱 柴胡三钱 益智二钱 附子三钱  八角二钱 人参一钱  首乌三钱 上党三钱 山药二钱 写毕,李时珍扬长而去。

    第二天,那昏官将单方交予师爷去撮药,师爷细细一看,忙说∶「大人给他骂了!」 接著道出了其中奥秘。那昏官气得直拍桌子。你知道这药方中骂了句什麽话吗?

    7、忽然明白

    从前有个农夫跌断了腿去看医生,医生问他是怎么把腿跌断的,

    他说:“二十五年前,我在一个财主家当长工,有一天晚上,财主的独生女儿来找我,问我:‘你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吗?’我回答说:‘没有。’她又问道:‘你真的不需要我吗?’我说:‘真的不需要。’然后她就走了。”

    医生问道:“那么,这与你摔断腿有什么关系呢?”

    农夫说:“昨天当我正在房顶上修屋顶时,我忽然明白了她的意思。”

更多中药材
  • 有一种说法,女性在例假期间不能吃芒果,因为芒果有一定的止泻作用。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众所周知,女性例假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现象儿,芒果中并不含有影响子宫内膜的成分,所以不会对例假有明显影响。对于经期女性可以适当食用芒果,但要注意芒果属......
  • 很多人怕冷,手脚冰凉,在中医体质学说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艾灸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
  • 例如清淡饮食就是水煮青菜,荤腥不吃、油盐不进等极端做法,非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被疾病侵扰。清淡饮食的一个标准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以及尽可能多的采用蒸的方式烹饪。......
  • 夏天湿气重,气候是一个大因素,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湿,湿气还源源不断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湿气满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较弱,运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进入身体没有变成气血精液,而是变成痰湿。所以对于脾虚的人而言,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健脾......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