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病后调养莫过度

    人在大病初愈之时,常以谷、肉、果、菜等调补滋养,但如果调养失宜,易使疾病复发,症状加重,祖国医学谓之“食复”。造成食复的因素主要有:一、脾虚不耐:大凡外感、内伤诸病新瘥,病者脾胃多处于虚弱状态,若骤食油腻厚味之品,或勉强多食,使尚未复元的脾胃、元气倍伤而受损,既加重己病,又易变生它证;二、补不辨体:病后体虚,有阴伤液耗、营血不足、阳衰气弱等不同,一味大补,会加重机体内部的不平衡,导致疾病复发:三、闭门留寇:如外感热病新瘥,发热虽退,胃气已虚,余邪未尽,若纳谷太骤,早进油腻滞物,每致食滞气机,余邪得食滞复燃而又见发热等症,造成“闭门留寇”之患。食复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原病诸症重现,其中以消化道和传染病尤为多见。如痢疾病人刚愈时过食油腻、生冷之品,会使痢疾复发。合理营养是预防食复的主要措施。首先,病后饮食调养要顾及脾胃之气,以醒胃气为原则。在疾病初愈之际,既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补正气,但又不可恣意进食,当视脾胃的具体情况,选择相适宜之品,适当地摄入。对于脾胃虚弱者,饮食数量应从少到多;质地上宜从稀到浓,从易消化到正常饮食;其次,病后饮食必须辨证调养。根据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异,选择性味不同的食物。如:高热之疴必耗气伤津,可选清热生津的西瓜、梨、甘蔗汁、绿豆、藕、荸荠、龟、老鸭等寒凉之品;若久病后阳气虚衰,畏寒肢冷,就宜选益气壮阳温里的枣、桂圆、栗、胡桃、蜂蜜、山药、芝麻、牛肉、羊肉、狗肉、牛奶、姜等温热性之食,以避免食复,达到祛除余邪之目的。

更多中药材
  •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