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心脏病患者要会“躲噪音”

    背景:世界卫生组织在近日出版的《新科学家》周刊发表报告指出,噪音是引起紧张和导致很多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报告说,在欧洲因心脏病或中风死亡的人中,3%是因交通噪音所致,超过50分贝的噪音就足以引起心脏病。嘈杂餐馆的噪音水平在55分贝上下,交通繁忙的路口噪音可达75分贝。

    “因噪音刺激导致心脏病和高血压发作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特需医疗部主任祁哲教授说,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尽量防躲噪音。

    噪音刺激对人体,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在医学上已经非常明确了。长期在噪音环境下生活,会使人心情烦躁、精神紧张,容易使血压升高,最后可能患上高血压。而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人来说,噪音的刺激会使人出现脉搏和心率改变、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心脏传导阻滞等,可能会引发高血压急症和心脏病发作等意外。

    在门诊中,祁主任就接诊过一些因装修时电钻刺耳声音导致心脏病发作的老年患者。

    防止噪音刺激,首先应从居住环境上下功夫,特别是住在路边的人,家中应采取一些防噪措施,比如多选用吸音效果较好的布艺装饰。

    一般来说,越厚的窗帘吸音效果越好,质地以棉麻最佳,布艺沙发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此外,有条件可安装塑钢平开密封窗和中空双层玻璃窗,选用壁纸等吸音效果较好的装饰材料,墙壁、吊顶可选择隔音材料等等。

    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噪音应采取能躲就躲的态度,少去声音嘈杂的餐馆吃饭,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少在街道附近活动,家里或邻居装修时不妨出去遛遛弯,躲过强噪音时段。如果晚上因外界噪音干扰睡不好觉,可以戴个防噪耳塞等避免刺激。

更多中药材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