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季御寒保健粥

    冬季气候严寒、干燥,人的活动量减少,热能消耗大,体内免疫力下降,所以在这个季节里胃病、哮喘、老慢支、肺结核、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诸多疾病容易发生或加重。因此,冬季养生保健至关重要。养生保健方法很多,这里持介绍几则御寒保健粥。

    【羊肉粥】选精羊肉200g,切片,粳米或糯米200g左右,以及姜、葱、盐等配料,同煮成羊肉粥,早晚均可食用。俗话说:“冬羊伏狗。”羊肉其味甘性热,营养丰富,胆固醇低,含有无机盐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是冬季进补,御寒的佳品,具有暖中补虚,益气养肾,暖脾护胃等功效。

    或用大米100g,精羊肉200g,人参5g,黄芪30g,茯苓30g,大枣五枚,葱白二棵,盐少许,同煮成粥。

    【狗肉粥】取狗肉150g,切成薄片,粳米200g,配以调料煮粥食用。狗肉性温热,味甘、是人人皆知的冬季取暖补身佳品,能安五脏,暖腰膝、温肾壮阳,善治脾胃虚寒之症。

    或用狗肉250g,红豆、绿豆、黑豆、黄豆、薏苡仁各50g,配以调料。先将狗肉洗净放人锅内,加水烧开,去浮沫,放入红豆等同煮成五福狗肉粥,加调味品食之,主治水湿停滞、腰膝软弱、四肢不温,腹胸闷胀、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

    【虾米虾皮粥】取虾米或虾皮和大米或玉米适量,调味后煮成粥,早、晚食用。此粥不仅补肾益阳,通血脉、壮骨强身,还是御寒之物,最适宜肾阳虚所致的胃寒体倦、膝软者食用。

    【核桃粥】取核桃40一50g捣碎,与大米适量煮粥食之。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常吃可降低肠道对胆固醇吸收,可补肾固精,敛肺定喘,不仅对治疗肾虚遗精,早泄阳痿、遗尿、耳鸣眩晕十分有效,而且对冠心病、高血压与风湿性关节炎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还能增强细胞活性,促进血循功能和提高人体抗寒力。

    【板栗粥】栗子是一种高营养硬壳果食。民间习以炒栗或与肉同煮食。慈禧太后就爱吃栗子面做的窝窝头。将栗仁磨成粉,与粳米同煮成粥,尤其在冬天早、晚食之,可补肾强筋、健脾养胃,对肾虚腰酸、怕冷者具有很好的御寒作用。

    韭菜粥取韭菜、大米各适量,先将大米熬成粥,再将切细的韭菜投入,稍煮片刻即可食用。韭菜在药典上称“起阳草”,营养丰富,强肾补中。此粥适用于背寒体虚,腰膝酸冷、有助阳暖下,补中通络之功效。

    【大枣粥】《圣济总录》载有大枣10枚,粳米100g,冰糖汁适量,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后移文火上煎熬至粑烂成粥,再加入冰糖汁,搅拌均匀食之。此粥具有健脾益气,生血补血。适用于体虚怕冷,胃寒、贫血、胃虚少食等症。

    此外,瘦猪肉粥、花生米粥、菠菜粥、藕粥、百合粥、鸭肉粥等,都有较好的御寒、滋补养生作用。

更多中药材
  •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