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辸
陾
㭁
㺱
䄧
䚮
釼
日
衵
乺
乽
囸
虄
釰
鈤
馹
驲
䒤
肜
軵
峵
嵤
坈
傇
傛
冗
媶
嫆
嬫
宂
容
嵘
嶸
戎
搈
搑
曧
栄
榕
榮
榵
槦
毧
氄
溶
瀜
烿
熔
爃
狨
瑢
穁
絨
縙
绒
羢
茙
茸
荣
蓉
蝾
融
螎
蠑
褣
鎔
镕
駥
㝐
㘇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洑
浮
涪
滏
澓
炥
烰
焤
父
玞
玸
琈
甫
甶
畉
mí
藌
拼音:
mi
注音:
ㄇㄧˊ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7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艹
造字法:
五笔86:
APNJ
五笔98:
APNJ
五行:
Unicode:
U+85CC
四角号码:
44136
仓颉输入法:
XTJPI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藌字拼音(带声调)
mí
藌字笔顺
横竖竖捺捺折捺折捺撇捺竖折横竖横捺
基本解释
●
藌
mí ㄇㄧˊ
◎ 古同“蔤”。
汉语字典
[①][mì][《廣韻》美畢切,入質,明。]亦作“藌1”。荷的地下茎,俗称藕丝菜。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藌;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064第15
【集韻】同蔤。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