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 拼音:mi
  • 注音:ㄇㄧˋ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8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PNTR
  • 五笔98:PNTR
  • 五行:
  • Unicode:U+5B93
  • 四角号码:30334
  • 仓颉输入法:JPH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4036
提交资料
  • 宓字拼音(带声调)
  • 宓字笔顺
    捺捺折捺折捺撇捺
  • 宓字的组词
    宓子贱 宓子 宓戏氏 宓戏 宓羲氏 宓羲 宓琴 宓穆 宓机绢 宓汩 宓妃
  • 基本解释

    mì  ㄇㄧˋ ◎ 安静。 ◎ 姓。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mì  〈形〉 (1) 安宁 [peaceful;tranquil] 宓,安也。——《说文》。段注:“此字经典作密。” 宓穆休于太祖之下。——《淮南子》 (2) 静止;静默 [static;silent]。如:宓穆(安详静穆) (3) 秘密,不公开 [secret] 豺牙宓厉,虺毒潜吹。——庾信《哀江南赋》 (4) 水疾流的 [rapid]。如:宓汨 (5) 另见 fú 

  • 汉语字典

    [①][mì][《廣韻》彌畢切,入質,明。][《廣韻》美筆切,入質,明。](1)同“密”。安静。(2)同“密”。悄悄地;秘密地。(3)见“宓汩”。[②][fú][mì][《篇海》房六切](1)通“伏”。参见“宓2羲氏”。(2)(今读mì)姓。春秋鲁国有宓不齐。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音韵参考

    [广 韵]:彌畢切,入5質,mì,臻開三入眞A明[平水韵]:入声四质[唐 音]:myit[国 语]:mì,fú[粤 语]:fuk6mat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上】【宀字部】 宓; 康熙笔画:8; 页码:页283第06【唐韻】美畢切【集韻】【韻會】【正韻】覓畢切,𠀤音蜜。【說文】安也。【玉篇】止也,靜也,默也。【埤蒼】祕宓也。【顏師古曰】宓汨,去疾也。 又人名。【三國志】秦宓。 又房六切。【孟康漢書古文註】宓,今伏字。皇甫謐云:伏羲或謂之宓羲。考諸經史緯侯無宓羲之號,必後世傳寫誤以虙爲宓。孔子弟子虙不齊,後人云濟南伏生,卽子賤之後,是知虙與伏古字通用,後誤以爲宓也。 又【集韻】宓或作密𧶡。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