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 拼音:bo
  • 注音:ㄅㄛ
  • 部首笔画:8
  • 总笔画:13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QSGG
  • 五笔98:QSGG
  • 五行:
  • Unicode:U+9262
  • 四角号码:85130
  • 仓颉输入法:CDM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提交资料
  • 鉢字拼音(带声调)
  • 鉢字笔顺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横竖撇捺横
  • 鉢字的组词
    宝鉢 毕鉢罗 持鉢 传衣鉢 传鉢袋 堕罗鉢底 法鉢 饭鉢 佛鉢 火鉢 击鉢催诗 击鉢 家鉢 降龙鉢 龙鉢 木鉢 捺鉢 纳鉢 瓶鉢 乳鉢 三摩鉢提 沙鉢 石鉢 四鉢 蒜鉢子 铁鉢 托鉢 瓦鉢 歙鉢 行鉢 髹鉢 沿门托鉢 沿门讬鉢 沿门持鉢 衣鉢相传 衣鉢 营养鉢 优昙鉢 优鉢昙 优鉢罗 云鉢 斋鉢 展鉢 杖鉢
  • 基本解释

    bō  ㄅㄛˉ ◎ 见“钵”。

  • 汉语字典

    [①][bō][《廣韻》北末切,入末,幫。]亦作“盋1”。“钵1”的繁体字。亦作“缽1”。(1)梵语钵多罗(pātra)的省称。意为“應器”。僧人食具。底平,口略小,形圆稍扁。用泥或铁等制成。(2)盛器。形似盆而小,用来盛饭、菜、茶水等。(3)指衣钵。前人传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音韵参考

    [广 韵]:北末切,入13末,bo,山合一入桓幫[粤 语]:but3[闽南语]:poa3,poah8,poat8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鉢;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302第06【廣韻】【集韻】【韻會】𠀤北末切,音潑。【玉篇】器也。【蘇軾·宸奎閣𥓓】廬山僧懷璉,持律嚴甚。上常賜以龍腦鉢盂,璉對使者焚之,曰:吾法以瓦鐵食,此鉢非法。使者歸奏,上嘉歎。又【梵書】自釋迦相傳有衣鉢,世相付受。後魏天竺國王子號達磨,出家入南海,齎衣鉢航海。至梁詣武帝,隱嵩山少林寺,以其法傳慧可。 又凡物相傳,皆曰衣鉢。【古今名賢集】和凝第十三名及第,後知舉,取范質第十三名,質往謝。凝曰:公文合在中選屈就,此傳老夫衣鉢耳。未幾,凝入相。後質拜相,有登庸衣鉢亦相傳之句。又【蘇軾詩】傳家有衣鉢。【註】家學有素也。 又【廣韻】亦作盋。【前漢·東方朔傳註】盂若盋而大,俗謂盋盂。 又無花果名優曇鉢。【廣志】狀似枇杷,不花而實。 又叶音瞥。【蘇軾·𦡳梅詩】君行適吳我適越,笑指西湖作衣鉢。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