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宪
tái xiàn
  • 拼 音:tái xiàn
  • 注 音:ㄊㄞˊ ㄒㄧ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御史台或御史台官员。《新唐书·王源中传》:“ 源中 上言:‘臺宪者,纪纲地,府县责成之所。’” 宋 林逋 《追和集贤李建中工部》:“贫典郡符资月给,老持臺宪减霜稜。”《金史·世宗纪上》:“上谓御史大夫 李石 曰:‘臺宪固在分别邪正,然内外百司岂谓无人。惟见卿等劾人之罪,不闻举善。自今宣令监察御史分路刺举善恶以闻。’”

  • 基本含义
    指尊奉皇帝的宪法,也可指尊奉国家法律。
  • 详细解释
    台宪一词由“台”和“宪”两个字组成。其中,“台”指的是皇帝的宝座,也代表皇帝的权威;“宪”指的是宪法或法律。因此,台宪意味着尊奉皇帝的宪法或法律。在古代中国,台宪是指皇帝制定的法律和政策,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而在现代社会,台宪则泛指尊重和遵守国家法律的精神。
  • 使用场景
    台宪一词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正式文献中,用来强调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遵守法律、恪守规章,秉持公正和正义的原则。
  • 故事起源
    台宪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一书中,用来描述古代周朝国家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成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用来形容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
  • 成语结构
    台宪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台”和名词“宪”组成。
  • 例句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始终秉持台宪,忠诚履行职责。2. 按照台宪的要求,每个公民都有义务遵守国家法律。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台宪这个词语。可以想象皇帝坐在台上,手持宪法,代表着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台宪的背景和相关知识,可以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现代宪法的发展历程,以及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遵守台宪,不做违法的事情。2. 初中生: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应该尊重台宪,积极参与社会建设。3. 高中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台宪的精神,对于培养法治观念非常重要。4. 大学生: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深入研究台宪的内涵和历史,为法律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