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勒
mó lè
  • 拼 音:mó lè
  • 注 音:ㄇㄛˊ ㄌ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依样描字刻石。《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丙戌,御製御笔《神霄玉清万寿宫记》,令 京师 神霄宫 刻记於碑,以碑本赐天下,摹勒立石。”
    (2).亦作“ 摹泐 ”。描摹勾勒。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貽永 , 祁公 之子。国初藏名书画,最多真蹟……而当时摹勒出待詔手,笔多凝滞。”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或谓 靖康 之变,二 王 书卷流落民间,后经蒐罗得之,遂以勒石。所得者,或係他手摹泐。”
    (3).模仿。 宋 李觏 《答黄著作书》:“今之学者,谁不为文,大抵摹勒 孟子 ,刼掠 昌黎 。若为文之道,止此而已,则但诵得古文十数篇,拆南补北,染旧作新,尽可为名士矣!”

  • 基本含义
    摹仿、模仿
  • 详细解释
    摹勒指的是模仿别人的行为、言语或风格。它强调的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 使用场景
    摹勒常用于形容学习者通过模仿他人的优点和经验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用于形容艺术家通过模仿前辈大师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 故事起源
    摹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学习者常常通过模仿前辈或者优秀的人物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摹勒这个成语就是从这种传统中衍生出来的。
  • 成语结构
    摹勒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一直摹勒着他的偶像,努力学习他的技巧和经验。2. 作为艺术家,我们应该摹勒大师们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摹勒与模仿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学习者在模仿他人的行为或者言语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就能够记住摹勒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学习和模仿相关的成语,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摹勒我的爸爸,因为他是一个很好的榜样。2. 初中生:我们应该摹勒优秀的同学,向他们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3. 高中生:大家都在摹勒那位优秀的演讲家,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